第244章(2 / 2)

1895 香港大亨 3816 字 2019-09-15

而且,此时,经过群策群力,莱特兄弟和冯如他们最新研究出来的华夏1号双座飞机,已经能够以100千米/小时的速度进行飞行。在试验中,华夏一号飞机的故障概率很小,几乎如同此时的福特汽车一般的皮实耐用。

这种飞机,由云东--爱迪生公司投资80万美元组建的墨华飞机制造公司进行工业生产。而墨华政府,已经向华夏1号发送了首批50架的订单,开始用于农业、森林防火、邮政等方面。

墨华工业经济高速发展时候,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局面----因为,墨华还没有自己的货币。企业之间的大资金交易使用银行的票据,而民间的交易,往往使用金银币或者是美元、英镑等等硬通货币。

1904年,在墨华悄悄印刷日元假钞的时候。墨华境内也开始对发行华夏币召开听证会,听取、采纳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墨华的货币由央行----华夏银行发行,采取的是银本位制度。1两白银,也就是37.5克白银兑换1华元。

事实上,最好的政策是直接以一揽子资产作为抵押,发行信用货币。不过,墨华的政府信用部足以让这种政府信用货币被市场接受。与其这样,还不如使用此时国际流行的贵金属本为制度。

至于采用银本位。那是因为,中国人早就习惯把白银当成货币。而且,国际上使用银本位地国家不多。白银价格不断的下跌。既方便墨华收购更多的白银发行货币,并且因为货币随着白银下跌,华币汇率相对其他货币贬值。更利于墨华商品出口。

在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墨华推行货币发行政策后。华夏银行以37.5吨白银为保证金,首批发行2000万地华元。以相当于100华元的白银作为保证金,发行20倍的货币,相当考验人们对于华元地信心。

为了配合货币成功在市场上流通,从六月份开始。首批的2000万元中,有1500万元作为工资发给墨华政府部门公务员、各国营企业职工。

另外,还有500万华元投放到各大商业银行,提供人们按照汇率把贵金属货币、美元、英镑等等外汇兑换成华元。而在银行的存款,除非是开通特定的外币账户。否则,将一律按照汇率进行换算成华元储蓄。

并且,墨华政府发出行政通告----从1905年1月1日起。外币、贵金属货币只能在特定场所使用。在墨华的境内各商业场所进行交易,只允许使用墨华法定货币----华元。使用其他货币,一概没收处理!

而墨华税务部门也发行行政通告----企业、个人的税收则规定必须用华元上缴。

在短暂的市场混乱后,墨华境内的国营商场正常营业,并且纷纷打出宣传----使用华元购物,可享受优惠。

因为,墨华仅仅是强制把公务员、国企职员的工资用纸币华元支付。

虽然。在小范围内。一些银行遭到挤兑风波。不过。华夏银行有着充裕地白银储备,对那些遭到挤兑风波的商业银行给予最大的支持。人们持有华元。可以轻易地在商业银行兑换成同等价值的白银。而且在商业场所,人们也能够用华元在国营的企业中自有的购物。挤兑潮流渐渐就平息了。

但是。拥有贵金属或者外币的人们,也逐渐把贵金属和外币在家中藏了起来。而华元在他们眼中还算是含金量不足的“劣币”,劣币很快就被人们积极用于购物、纳税等等支出。人人都勇于把纸币花出去,而其他被人们认为更值钱的“贵金属”则在市场中不见了踪影。

“劣币”成功地驱逐了“良币”,纸币成为流通货币后,墨华地金融向前跨进了一大步!

1904年10月,随着墨华境内开设石油期货交易所。顿时,吸引大量的境内外商人地开户热情。

墨华境内的期货交易所,只接受华元交易。所以,境外地美孚石油、英国油轮卡特尔、荷兰皇家石油公司、诺贝尔石油公司纷纷在墨华设立分支机构,并且,用大量的英镑、美元资产兑换成华元存放在墨华的银行中。接着,墨华石油期货交易所作为全球第一家石油期货交易市场中四家国际巨头都成为了超级大户。这几家石油巨头为了争夺每天四万桶的原油,把战场延伸到墨华境内了,当然,这也带给墨华银行系统总计5000万美元的存款。

在墨华期货交易所的超级大户中。除了外资之外,墨华境内的超级大户仅仅有墨华政府新设立的墨华石油化工集团。墨华石油化工集团和德州云东石油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目前,主要业务是石油存储。蒂华纳港口中设立了储油仓库,还有墨华石油化工集团也凑个英国的油轮卡特尔购买了两艘二手的万吨级的油轮,用于把德州的石油运输到墨华境内储存。因为,石油期货交易的交割地点指定在蒂华纳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