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忠诚(2 / 2)

大宋帝国风云录 猛子 3590 字 2019-09-15

“党项李氏也曾是大宋地藩镇。但他们野心太大。要拥兵自重割据自立。李元昊建国称帝。李氏地目地达到了。他们做了皇帝。成了皇族。尽情享受。但百姓呢?那些党项人呢?那些当年追随李氏一起zào fǎn地党项人、吐蕃人、回鹘人和汉人呢?他们得到了什么?战争。连绵不绝地战争。一代代地将士埋骨荒山大漠。一代代地百姓痛苦不堪。李氏皇座下面是累累白骨。是百姓地痛苦。是百姓地哭号。

“一个人、一个家族、一个群体的荣辱兴衰的背后,是成千上万、是一代代百姓的血泪和枯骨,难道这就是使相希望得到的东西?”

李虎哑口无言。李纲这

中了他的要害,很长时间以来,他的目标就是立国开}e做个雄主,然后图谋统一天下的大业。当然了,理想是一回事,现实又是另外一回事,不过理想肯定会影响一个人在现实世界里的观点,甚至影响决策。这次西征其实就是理想影响决策,李虎和他的一帮部下们只想着实现远大的抱负,而百姓,那些草芥蚁蝼们早给抛到九霄云外了。

李虎低头望着地图上的贺兰山,脑海里浮现出一幕幕惨烈厮杀的场景。李纲的话没有错,战争的最终承担者是百姓,是那些无辜的手无寸铁的百姓,如果自己继续走下去,继续走立国开疆的道路,自己将重蹈西夏的覆辙,战争的阴云将笼罩在西北上空,一代又一代。

这就是自己的理想,自己的远大抱负?不,这不是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

李虎心神颤栗,他忽然发现,自己失去了方向,自己在茫茫迷雾中不知所措。

“使相对天下大势如何推演?”李虎没有停下来,继续说。

“大辽已经走到穷途末路,大漠诸蕃正在乱战,契丹人若想重建大辽,希望渺茫。金国已经占据整个东北,实力正在增长。西夏人在河朔坚持了近百年,根基深厚,短期内即使攻克了兴庆府,也无法降服党项人。”

“使相请看……”李纲手指地图说道,“大漠、西陲、东北,北虏正好对大宋构成了钳形包围。这种南北对抗的局面自秦汉开始到现在,基本上都是这样,也就是说,假若我们现在不把西夏击败,将来整个北部边疆就要遭到来自大漠、西陲和东北的三路攻击。尤其是西陲,因为我们失去了河西这个屏障,陇西一直是战场,岌岌可危。陇西若失,关中就危险了,关中若失,中原门户大开,京畿随即不保。”

“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契丹人平定了大漠,或者大漠诸蕃结成了大联盟,他们越过阴山,南下打代北;如果金人征服大漠受阻,转而拿下幽燕大肆掳掠;如果我们这次未能击败西夏收复西陲,让西夏人卷土重来,南下攻击陕西,那么大宋不但要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更有可能同时对付三个敌人。”

“大宋危机重重,使相和虎烈府的命运又如何?”李纲问道,“使相是否认为,在失去了大宋这个强有力的靠山之后,使相还有足够的实力在北方同时对抗三个对手?退一步说,就算你能合纵连横,你能在代北坚持下来,请问你如何发展?如何长期坚持下去?以代北之地能养活虎烈府这支庞大的军队吗?”

这个李虎知道,所以他急于西征,急于夺取贺兰山,拿下了贺兰山,代北和陕西就连为了一体。向西,虎烈军可以和西北军联手对抗党项人;向北,虎烈军可以固守阴山防线,阻止大漠诸蕃南下;向东,虎烈军可以和幽燕军联手对抗女真人。如此一来,李虎就可以在代北立足了,立足之后,就可以图谋发展大计。

但是,李纲今天从天下大势来推演,假如大漠诸蕃、西夏和金国同时南下,三路共击,代北正好处在三路蕃军的夹击之下,这时虎烈府如果没有大宋的支援,肯定守不住代北。这是个现实问题,换句话说,李虎不管是在南北对抗中还是在北方逐鹿中,都是处在各方势力的夹击之下,就算他夺取了贺兰山,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若想解决根本问题,那就是坚决投奔大宋,忠诚于大宋,继而在南北对抗中取得绝对优势。大宋富强了,天下稳定了,李虎的日子好过了,代北的百姓也就可以安居乐业了。

童贯曾在燕京对李虎说过同样的话,只要你忠诚于大宋,你肯定可以做个西北王。这句话李虎没有听进去,左耳进右耳出,早忘了,现在听了李纲这番话,他又想起来了。看样子,自己的确应该好好想想这个问题了。

“使相,你和汴京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矛盾,这个矛盾其实不是因为你是个藩镇,更不是因为你是个汉虏。”李纲说道,“折家就是党项人,但汴京和折家的关系一直很融洽,为什么?因为忠诚,折家忠诚于大宋。你和汴京矛盾的根源就是因为忠诚,你不忠诚于大宋,大宋就无法信任你,所以,你们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