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无价(1 / 2)

不剑仙 刀一耕 0 字 2021-09-15

 “此人姓蔡,名确,字良工,原任八十万禁军教头,于那枪棒上的功夫,的确了得……”</p>

次日一大早,裴易就带了一位“闲客”登门。</p>

所谓闲客,其实就是掮客,他们专门活跃在城内的各处食肆、酒肆、茶肆,帮人搭桥说事,过人把钱,代换成现代社会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全能型中介”。</p>

他们人脉极广、消息极灵通,无论你要找什么、买什么、卖什么,若是无处寻觅,都尽可以找他们帮你牵线搭桥。</p>

中介费不便宜,十一取成。</p>

但是却极为讲信用。</p>

这位八十万禁军教头并不是公开开门收徒的,陆洵要拜师,并不能直接就登人家的门去拜师,要有“闲客”居中商谈,大家谈妥了,才会带着陆洵去登门。</p>

裴易带来的这位“闲客”,姓路,叫路宁,年约四十岁上下,穿一身文衫,举止文雅、风度翩翩,进了门来,很是讲究拜见一礼,先是恭维了《小池》几句,显示他的消息并不落后,一听说主顾名字,就已经知道了来头,然后才说起要介绍给陆洵的这位枪棒教头来。</p>

“这位蔡教头因为妻子去世,伤心过度,一时间熄了那功名之心,回到本乡邺城养老,但之前他并不曾开馆收徒,在下倒是蒙几家车马行的托请,去劝说过他两次,想让他到车马行里去做个枪棒总教习,也被他拒了。这一次……”</p>

“呵呵,他却是打算要收几个徒弟了,毕竟总坐吃山空,他在京里时纵攒下银钱,也终有花光的一日,只是,他收徒却要求甚严。”</p>

“家世务必清白,富贵人家子弟不收,因其骄奢淫逸,吃不得苦,贫寒人家子弟不收,因其付不起束脩。年龄大了不收,年龄小了不收。即便各处说好,总也得把人带了去,请这位蔡教头亲眼看过,才能定下收与不收,因此很是为难。”</p>

自他进门,陆洵一直都客客气气地听着,这时候却忽然问:“束脩也要谈好价钱吗?”</p>

“正是如此。”</p>

“怎么论?”</p>

“一年需纹银一百两。”</p>

“嚯!”</p>

没等陆洵惊叹,裴易反倒先吓了一跳。</p>

一百两银子,那可不是个小数。</p>

他们去松山书院读书,那是什么门径,那可是去修仙的!一年也只要一百二十两银子的学费罢了!正常人家一家三五口,一年的吃喝嚼用,二三十两便已经吃得很是不错了,平日里还能有些酒肉荤腥。</p>

这邺城那么大,户口多至百万,家庭年收入在百两以上者,怕是连十分之一都没有!</p>

一个武师要收个弟子,居然开口就要一年一百两的束脩!</p>

这是穷疯了吧?</p>

陆洵笑笑,问:“那……这位蔡教头,可中意我?”</p>

路宁波澜不惊地回答:“这却不知,若相公有意,我可代为登门一问,若那边也有心意,这才可带了先生一起登门。”</p>

陆洵想了想,很快点头,“那就有劳路客卿了。”</p>

那路宁闻言当即起身,拱手道:“相公但请静候佳音,仆必一力促成!”</p>

陆洵也随之站起身来,拱手,“多劳!”</p>

那路宁这边告辞了要走,临走,却又站下,回头笑了笑,再次拱手,“仆亦知有些冒昧了,但仍想问一声,未知相公之《小池》的「初读」,可曾办过?”</p>

陆洵愣了一愣,失笑,“你连这事也要勾搭?”</p>

路宁笑道:“天下有买便有卖,有卖自有买,相公若是无意,仆这便离开就是。可相公若是有意,仆这一问,岂不正解了相公疑难?”</p>

陆洵仰头哈哈大笑。</p>

笑罢,他倒真是兴致盎然,问:“一首四星之诗的「初读」与闻,市价几何?”</p>

那路宁不慌不忙地回答:“并无市价。”</p>

“哦?没有市价?”</p>

路宁笑着,却仍是下意识地斜向上拱手,以示他对一首四星之诗的敬意,“市面之上,一星之诗,是有价位的,一席与闻,约价三百两至四百两不等,二星之诗,却是很难交易,因为要看人,有些人,便是出价再高,作者瞧不中,便是天价难买,便如这位蔡教头收徒一般。但总之而言,约莫一千五百两上下。三星之诗,已经很难听说有某处交易了,四星之诗,自然更是无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