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三、高科技和忍术的结合(1 / 2)

王牌大间谍 过街鼠 4818 字 2019-09-16

 [ 请到六九中文阅读最新章节 ]

开始。

随着裁判长一声令下。

大屏幕上,画面直接切换到了一楼。

二十四个监控器摄像头,同时开启。整个一楼,所有方位,包括角落的现场情况,第一时间展现在在场的裁判面前。

嗷,在场的裁判,除了日本队的两名,同时发出了一声惊呼。

好逼真的3d现场画面。

整个一楼,被日本人,用高科技电子动画技术,惟妙惟肖的投影出树木、丘陵、山谷、甚至还有河流景象……

简单的几百平米的范围内,数十台投影机,将野外生存训练场景,全部‘移植’还原过来了。

刚刚进入一楼的“雪狼”突击队的六人作战小组,仿佛一下子被人从万米高空,直接空投到地面,场景变换的巨大落差,一时之间,有些难以适应。.

其中一名队员,眼中甚至出现了恍惚的神情……

不好,要坏事!徐福精神一阵紧缩……

“啪”的一声,枪声响了。

一名雪狼突击队员的钢盔顶上,闪起了红灯,他被迫倒地不起。如果是在战场上,他现在已经是一具死尸了!

没有时间调整,完全是一种本能反应,剩下的五名队员,第一时间选择了隐蔽,草丛,树木,大石头后,所有能z身的地点,都被他们很好的利用着,但是,这不足以弥补刚进场时暴露出的缺憾。

紧接着不到一秒钟,第二声枪声响起,一名“雪狼”突击队员头顶的黄灯闪烁,他受伤了,幸运的是,电脑判定他还能坚持战斗。

太憋屈了!

徐福相信,现场的“雪狼”队员,会有和自己一样的感受。.

连对手的毛还没有看到,就损失了一个半人,什么时候,打仗遇到过这种事!

小日本人的这手阴着呢,但不得不承认,玩得漂亮!

虽然心里不服,但徐福不得不承认,日本人的高科技优势,太明显了。

吃了条件差,不如对方的闷亏,也只能忍着。

现代战争,基本上都是处于一种不对称状态下的战场环境。没有什么骑士精神的穷讲究。

现在,包括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军人都要直接面对这种压力和挑战,只有立足现有装备,强化训练,提高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才能立于军事竞技场上的不败之地。

也许,不能击败对方,但是,至少也要让对手明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道理,只有让对手无法承受战争带造成的巨大损失,他才不敢冲你嚷嚷,冲你挥拳头。.

现在,没有人能帮他们,“雪狼”突击队员们,只有靠自己完成自我救赎!

第二声枪声响起的同时,徐福已经将目光定格在,一个水潭旁的芦苇丛中。

画面上看不到人,但是徐福很快就找出了其中的破绽……

主控制室大厅里,各国裁判还在和演习场中的“雪狼”突击队队员们一样,漫无目的的找寻着。

只有以色列队的一名裁判,将目光开始投向那片芦苇丛……

这个人,不简单!徐福对这个一脸冷峻的中年男子,产生了兴趣。

在他身上,徐福感受到了一股熟悉的气息,一种只有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所特有的气韵!

对于环境变化的想像能力不强,缺乏预判性,c-:

适应力,b;

应变能力,b+;

从“雪狼”队员的应急表现来看,平时训练的基本功,还是比较扎实的。.

也许是锻炼和接触新事物的机会比较少的原因,在日本人的高科技现场电脑三维布景面前,他们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居然还会有队员出现走神的低级失误,真不应该!

看来以后抓好基础训练的同时,要加大拓展训练力度,只有开阔了视野,开拓了思维,才能处遇事不惊。

徐福在作出客观评论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雪狼”突击队,毕竟是国内顶级的反恐作战部队之一。.

在经历了短暂的慌乱之后,迅速开始组织反击。

队员们明白,这是一场典型的狙击与反狙击较量,考验的是双方射手的耐心、洞察力,当然,还有最基本的枪法射击。

枪声击倒,射杀“雪狼”队员的同时,也暴露了对方狙击手隐蔽点的大致方位。

几名幸存的队员,在经过片刻的手势交流之后,确定了行动方案。

两名突击手,侧翼迂回包抄,机动行进。

他们既是作诱饵,也是打草惊蛇,逼对手现身。一名队员作火力支援手,进行压制性射击。

受伤队员,作为观瞄手,为中的狙击手探测发现目标,为狙击手的一枪毙敌提供坐标方位依据!队伍中的临时核心,快速选择好狙击潜伏点,准备最后的对决……应该说,整支队伍临战时的表现,还是比较让徐福满意。.

敌暗我明,又不具备超一流的单兵作战实力,如此互有分工,又相互协调的团队作战计划,不失为是最佳选择!

05式班用轻机枪子弹,如鱼瀑般爆裂着出膛,疯狂的绞杀着对面的一切障碍物和遮蔽物。

不得不承认,日本人的战场模拟系统的逼真性。

视频画面中,一排排的杂草、树木劈劈啵啵,纷纷倒下,乱石泥土四处横飞,效果太精妙了,足以以假乱真!

芦苇丛被一排子弹扫过后,只有几根‘芦苇苗’,顽强挺立。倒下的芦苇叶,很好的将芦苇旁的一簇水草,遮盖了。

问题就出现在那簇水草上了!

也许是设计者的生物知识有欠缺,那簇水草,是不可能与芦苇丛共生的!它是属于不同地域的两种水生物,如今却被人为的共同设置在同一地点,这种明显失误,只有有着丰富农村生活经验的细心人,才能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