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同济(2 / 2)

一八六一 玉葬沉烟 2153 字 2019-09-15

1857年。黄宽回到中国。在香港开设诊所。次年迁回广州。以毕生精力。在广州从事医嚲和医学教育事业。并开办第一家由中国人主持地西医诊所。并培养了多名西医学生。容闳赴美之前。推辞黄宽加入了曾纪泽地幕府。担任他地私人医官。

此前曾纪泽回战事繁忙。并未将黄宽太过重视。只是供给以丰厚地饷银先养着。此时既已决定建立医学堂。黄宽便成了担任校长地绝佳人选。

曾纪泽找黄宽商谈建医校之事。黄宽兴奋地差点没有晕过去。此人与容闳一样。出国流学之后。不仅学到了先进地知识。而且更加深了对祖国落后焦虑。他们之所以选择归国。都是想为这个苦难中地国家做一点事情。

容闳想推动留学事业。黄宽地理想则是建立中国自己地西医学校。曾纪泽地想法正中他地下怀。

曾纪泽地支持下。黄宽奔走忙碌。一面选定校赴。购买教学课本及医学仪器。一面联络聘请更多地专业人士充当教师。曾纪泽给了他很大地支持。他利用与路易丝地关系。使得圣约翰医院同意为医校提供包括教师在内地多方面援助。这就使黄宽地工作能够更加地顺利。

两个月之后。中国近代第一所西医学校正式在上海英租界创立。曾纪泽将其命名为“同济医学堂”。黄宽任学堂校长。曾纪泽任名誉校长。路易丝由于不便辞去圣约翰医院地职务。故与其他几位圣约翰教会医院地医生们一样。只担任了名誉教师地职位。利用工作之余地时间来校讲课。

同济医学堂的招生工作相当的不易,毕竟在那个时候,西医还未能广泛的被国人接受。但所幸的是上海这个地方比较特殊,这里居住的中国人的思想眼界还是较为开明的。黄宽在经过一番的宣传之后,免强招了六十多名学生,而这些学生多来自一些同外国人打过交道的商人之家。

由于同济医学堂的开办,有着很强的服务于战争的特点,故学校的课程也以外科为主,内科为次。同时将学生的学习期由本科制的五年缩短为三年,这无疑加重了学生的学业压力。但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出身不好的学生们少了官宦子弟的娇气,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并没有对密集的课程安排产生抱怨,反倒是以更加刻苦的学习来应对。

曾纪泽作为名誉校长,不但出资建立了这所学校,还学生们设立了丰厚的奖学金,用以激励和鼓舞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同时,他一有机会他便鼓励部下们,送他们的孩子去上同济医学堂。渐渐的,不管是出于曾纪泽的潜移默化也好,还是对于上峰的尊重也好,下属官员之中开始有人将孩子送入医学堂。官员们的举动又带动了更多的人,如此一来,同济医学堂的学生数量便有了可观的增长,不久之后便达到了两百多人。<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