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第七回 大才怎么跑这来了(2 / 2)

逼上梁山 问天 3606 字 2019-09-16

而李民此时则转身对众多百姓说道:“众位乡亲请起。本尊一心修道,却不想教内出此败类,本尊之过也,本尊此次回山,自当面壁自罚。各位乡亲,如有冤情,可一一向本尊述之,本尊定当赔偿弥补。此贼,罪大恶极,本尊绝不姑息。待个位乡亲诉其罪过,定当诛之!……

“且慢!国师此言差矣!”

李民正自秉心公正想为民除害,却不想被人打断。李民很不爽的闻声看去,暗道:看来这妖道的帮凶还不少啊。连朱都不敢炸刺了,这是谁啊。

可李民一看之下,却很是一惊。只见那人一身白衣,身量不高,可站在人群中,却绝对地鹤立鸡群。二目坚定,气宇轩昂,双肩平稳,站姿如松,怎么看,怎么是一身的正气,更隐透宁折不弯的傲气风骨。

李民大感惊异:我靠!难道这年头的骗子都这么有气质么?

李民却是先入为主,以为此人是道玄的帮凶了。

李民当即有心枪打出头鸟,再立一个标杆,震震这些坏蛋。可不成想,还没等李民威呢。那已经看清形势地朱却已经爬了起来,巴及李民的咋呼到:“嘟!李纲!你一个小小的苏州盐税使!怎敢在国师面前胡乱说话!小心本官治你一个不敬之罪!”

李民虽然没想到这个朱竟然会逆转枪口给自己张目,可李民却也不喜朱的腔调。不过,双方狗咬狗,李民却也乐得看乐。只是,李民刚想不理,却猛然见觉得这李纲名字有些耳熟,随即想起一人,暗自结合此人的气质,当即又是郁闷,又是欢喜:难道他就是那个名相李纲么?他怎么憋屈在这了?

不过,李民既然猜测到此人的一二身份,却也不好就这么不管这李民被这朱埋汰。

李民当即正容说道:“朱大人。本尊行事,务求公正,公允。百姓若有不平,自可言之。朱大人无需替本尊多事。自回吧,本尊一二日,自会拜会朱大人。”

朱一愣,可朱从小人物爬上来的,最擅忍忍。最服强权。却是满脸堆笑,不带半分委屈的躬身欠腰应命到:“是是。谨尊国师大人令。卑职这就回去。这就回去。卑职定当扫塌恭迎国师视察。”

说完,朱也不转身,就这么倒退着向后走。直到远离了李民,这才转身走。不过,此时却看出朱办事能力,以及会来事了。虽然他朱是被李民喝令走的,几乎可以说是好不给面子赶走地。可朱却没有就这么什么也不管的就走了。而是命令那领兵的统领,留下了二百官兵,帮着李民维持秩序,听从李民差遣。暗中买李民的好。

李民瞧在眼里,不禁暗暗感叹:怎么这坏蛋的办事能力到这么强呢。

不过,这也没办法,这朱若是办事能力不强,没有一些手段,又如何能从一个小商人,愣是走到今天这步。

李民稍有感叹,随即把注意力再次转移到李纲身上,点手说道:“这位先生,请上前来。敢问如何称呼?却是因何要拦本尊?”

那李纲亲眼看着李民喝退了朱,却也是觉得李民不是和朱一路人。暗自欢喜国家还有贤良。不过,李纲心中乃是有大谋略之人,却是早看着神宵教的壮大有些不妥,更是想借李民神宵教内部出现问题地大好时机,把这个神宵教纳入王法之内。故此,李纲虽然感受到了李民地好意,觉得李民是个好人。却仍然坚定分开人群,来到李民进前,不卑不亢的抱拳行书生礼说道:“回国师。下官姓李名纲字伯纪。乃本城盐税使。下官斗胆拦阻国师,非是下官对国师不敬。实乃刑责问案。乃是国家法度。这道玄虽是国师教内人,可犯得却是大宋王法,纵有罪,却也需三堂六断。问明罪责,验明正身,量朝廷之法度。国师一言决之,却是私刑,终解民怨,却是大不是。敢请国师三思。”

李纲这番话,却是让李民听着欢喜。李民本就是法制社会过来人,自是认同李纲地观点。难得在这社会,竟然还有一个注重法制的人,李民当即却也是没想改了自己刚说的话,会不会影响他李民的声望,径直很是认同的应道:“李大人说的好。李大人以国为本,本尊自是听从李大人之言。来人,且将这道玄压下,待众乡亲数其罪过之后,一并送府衙。”

虽然李民身边现在只有米有才,可李民令下,那慕容云虎,却是很自觉的就指挥两个手下把那道玄看押了下去,并派人摆开作案,拿来纸笔,就在这神宵殿大殿前,安排百姓告状的告状,沉冤的沉冤。很是有条不紊。

李民看的很是羡慕,李民现在手下可就缺这样的人啊。不过,且不说那是人家慕容家的。单是面前,那可还有一个更大的大才李纲呢。这李纲就算挖不过来,多聊些也总是好的。再说了,这世上事,不试试,又怎么知道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