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卷 第十一回 祭天祈福的威力(2 / 2)

逼上梁山 问天 3708 字 2019-09-16

卿的手下,一个个四人一组,全都收拾的体面,往,与城内的诸多百姓交谈。并通告神霄教在此立教传教。教主李民,共和国国主,体恤草原百姓生活疾苦,有心为民祈福,责令神宵教大祭司王文卿祭天七天,为民祈福。彼时,天神感应,会降细雨滋润万物。使得来年水草丰美,畜牧兴旺。

对于这些教徒的说辞,一开始是没有一个百姓相信。草原上虽然说不是没下过雨,可那也分什么季节,如今隆冬时分,老天爷就是下,那也是下雪,哪有下雨的。更别说还是想多晚下,就多晚下,祭完天就下雨,真以为老天爷是你们家亲戚啊。

可是,这种不信,架不住神宵教徒的反复说啊。尤其是李民手下的神宵教徒,一个个都是老手了,收拾的体面,神情又是个顶个的道貌岸然,有德之士。尤其是,王文卿就在祭台上坐着呢。这种事又不是漫长无期,到日子不下雨,那岂不是自打脸面。

故此,安平城内的众多百姓牧民,也多将信将疑的信了。尤其是如今这个时代也没什么过多的娱乐和八卦可供传播与消遣。这等期待的议论,也给众多的牧民和百姓带来些许的期待与兴奋。而且,战乱之后的祭天祈福,本也是众多百姓的一种美好期盼。这期待与议论的人,也更多。

一来二去,知道的人越来越多,连许多城外的牧民也知晓了,不惜远远的赶来看一个热闹。

七天过后。

天上的日头圆圆的,大风呼呼地。空气干冷干冷的。所有闻讯赶来看热闹的百姓,全都很失望。这种天气怎么可能会下雨。

可既然赶来了,牧民们却也不会一时散去。毕竟就算祈福不成,没有下雨的神兆。可李民这两个月带给牧民的好处,那也是实打实的。最少,随着中原粮食的大量运来,集贸市场的建立,今年草原上的牧民,却是不用担心冻死饿死了。

午时正。

王文卿长身立起,对天七拜。早已装模作样来到一旁的李民也趁势登上法坛,念诵了一片祭文。

等李民念完之后,王文卿云排一响。立时,天空中云气凝聚,原本被大风吹的万里无云的天空,当即聚齐了一丝丝的白云。并凝聚成片。于此同时,狂风止息。

不多时,就在这大太阳的底下,下起了一场细雨。范围不大,也就是笼罩着整个安平城以及周边的一些地方。

可越是如此,却也越是显得神奇。显得这场雨就是给这祭天之人的回应。尤其是这场雨下之前,众人已经讨论好几天了。无论如何也不能说这场雨只是一种巧合。更何况,人们本就有着祭天祈福的美好期盼。如今期盼已久的祈福神兆已经如约而至,自然更不会有人怀。

当即,众多的牧民百姓虔诚的拜倒,丝毫不考虑在雨中淋着。王文卿和李民同时都感觉到有巨大的信仰之力凝聚。

这让李民,尤其是初步修炼信仰之道的王文卿,都很欢喜。

不过,与这信仰的收获,草原牧民在祭天祈福的神兆之后,迅归心,却是更让李民高兴。随着众多的牧民把安平城的神兆传扬四方,原本还在犹豫的草原各部也都纷纷坚定的递交了国民申请。

只是,物质循环的供给,如今李民却是无法一下子完成。中原的物资虽然很丰富,可这两年中原的天灾与内战,也是极大的消耗了不少。尤其是金兵当初打入中原,虽然李民救援的快,可北方的生产基础与百姓,也是被金兵破坏和杀戮了不少,如今连北方的粮食物资,还是要靠南方的粮食供给,单是李民以前许愿的那批物资供给,已经就是李纲好不容易筹集出来的了。若是再加大国民收编,扩充物资供给。估计留守京师的李纲就该崩溃了。这些申请,李民却也是想批,而不敢轻易批了。

而这时,原本领军躲入长白山脉的完颜吴乞买却也是躲不下。虽然说这长白山就是他们完颜一族的老家根本,可如今的完颜吴乞买手下却多是拼命惯的亲军,而没几个基层的族人百姓。尤其是,一万人,那也不是跟他们当初一个部落几百人分散在无际的长白山脉中好找食。聚拢在一起的一万人,光是吃食,那就不是几十里山脉的野兽可以供给的。

而且,完颜吴乞买好斗成性,也是甘心永世躲在深山老林之中,却也是要出山伺机寻找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