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章】投机也要抢先手(2 / 2)

如果只是单纯的期待国库券涨价,那是不现实的,毕竟国库券有个到期利息,它无论再怎么涨,也不可能会超过国库券到期以后的利息收益率,一旦快要接近这个平衡点,百分之百就不可能再涨了,而利用地方之间的价格差异就不同了。

这年头不仅信息相对闭塞,就连交通也不是很达,想要达到像二十一世纪一样某种商品基本上都能保持全国统一或标准的价格很难,所以只要肯跑,只要不怕麻烦,是很能在各种商品的差价上面做文章,大搞投机倒耙的。

不过在秦唐眼里,任何实物商品的买卖效用比,都比不上国库券啊,股票啊这些金融性附属产品,毕竟金融性附属产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跟钞票一样,方便、快捷、买卖速率高。

国库券开放交易以后,秦唐前世的“杨百万”会利用各不同城市之间国库券交易价格的差异进行投机,相信还有一些人会这么干,而秦唐他们提前去各大城市踩点,做好准备工作,就能快所有人一步,在他们之前就把该买该卖该赚的钱赚走,而且又能很全面的灵活掌握各城市之间国库券交易价格的大概讯息,快人一步,总比跟在别人屁股后头刨食要好得多。

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在于秦唐他们炒卖国库券的本金,在1988年来说一百来万已经不是一个小数目了,而这一百来万,也会随着炒卖次数的增多而增加,换句话说就是这笔资金会跟滚雪球一样的越滚越大,资金一旦越来越庞大,不管是买也好,还是卖也好,难度就都增加了。

不过如果能够快人一步,尽量做到比如某两个国库券交易价格一高一低两个城市之间赚取差价的第一人,那在买入方面就会占优,不至于会碰到国库券被人买光而买不着的事情,在卖出方面也不会因为已经有了大量的国库券涌入而使得交易价格下跌,甚至是导致该城市的市场饱和,根本卖不出去。

所以,只要走在前头,这些投机倒耙的“安全隐患”,基本上就没秦唐他们什么事儿了,而在秦唐他们这种应该算是最大笔的投机资金的疯狂炒卖过后,受这些“安全隐患”影响的应该会是跟在他们屁股后头的人。

国库券转让交易点下午的情况显然要比上午更加火爆,在包太农和秦志国他们的人出手之前,就已经有人是早上刚买了国库券,见下午价格又涨,便毫不考虑就卖了出去。

只相隔了短短一个中午的时间,许多动用了上万元来买国库券的人几乎都赚到了这年头普通工人将近一年的工资,如此诱人的瞬间暴利又吸引得更多的人来买国库券,而那些早上买了国库券,下午卖出以后看见国库券交易价格还在涨的人,又后悔了,忙不迭的把卖出去的国库券又买回来,还筹钱加大了买入量,国库券转让交易点一片欣欣向荣的火热景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