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难舍难分(2 / 2)

虞子期眼看敌军要逃走,正要派兵去追杀,另外让弓箭手用远弩朝着最前面射,却被龙天羽吼道:“够了,穷寇莫追,停止射箭!”

听到汉王话,谁也不动了,虞子期也顾不及再理那些逃散的敌军,而是亲带郦商、卫胠、王周等汉军将领前来叩拜汉王。

“拜见汉王!”

龙天羽调和一下经脉气息,充满了沧桑感慨道:“都起来吧,虞子期将军,派些人马留下清理战场,敌兵尸体旧地火化,汉军的烈士遗体运往前面山脉,青山埋骨,树碑纪念这批英勇的战士!”

“末将领命!”

龙天羽转身看了看那些敌兵的尸体,蓦然想起一事道:“另外派人收集一下敌兵的装备,长柄马刀和身上佩戴的甲胄等,整理封装起来,运回汉中。”

虞子期有些奇怪,心想运这些兵器有何用处?但他不便多问,拱手道:“汉王长途跋涉,历经千险,九死一生,终于安然返回巴蜀,这下王妃们和百姓都该放心了。”

这次出征陈仓,接着万里逃亡,共经历了两个多月,加上先前进入巴蜀有两个月,一共离开汉中四个月时间,当真怀念汉中的诸王妃和群臣百姓了。

“这次本王遇袭,你如何得知,及时赶来救驾,汉中情况如何了?战乱可有平复?陈仓地带如何了?”龙天羽有一堆的问题,当下捡重要的问。

虞子期回道:“启禀汉王,在您遭遇伏击七日后,夏侯婴、樊哙、王陵等大将突围赶回到了凤武关,将伏击之事告诉了淳于王后,王后便派出大量的斥候和骑兵出去寻找汉王的下落,而且还亲自挂帅出战,用计伏击消灭了陈仓一带数千铁骑兵,逼得残余的骑兵退守凤阁岭一带与汉军对峙。”

“接着半月后,西域锦衣卫商队传回汉王密函,淳于王后得知汉王万里逃亡,横跨贺兰山、祁连雪山,赶往西域沙漠,得知汉王是要通过羌地回到巴蜀,就利用飞鹰传来密函,让末将赶来巴蜀边界接应,汉中一带,似乎有些乱党在肆意扬言对汉王不利,不过半月前,吕王妃已联合重臣清剿了王城内的楚国奸细,汉中西部的蒙家军也被张云、袁英二人带的三万精兵剿灭,现在汉中已经稳定下来,只等汉王归来。”

虞子期大致汇报一番,龙天羽做到心中有数,此时此刻,威胁结束了,但他的使命和宏图伟业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多的事要做,尤其是经过这次战败的教训,使他认识到了大漠铁骑的厉害,还有这支项家军的装备精良,过了汉军精锐。

这也难怪,龙天羽穿越到这个时代只有两年多的时间,起义到如今也就一年半,异军突起,横扫**,推翻了大秦江山,一切来得太快,展也过于迅,好比空中楼阁,看似人数众多,装备不缺,其实大多将士的甲胄和武器只是一般货色,战马数量也严重不足,数十万大军经过一年以上训练时间的不过数万人。

以[龙牙]最为精锐,也不过是比扑通士兵要勇猛,比诸侯王那些乌合之众要强大的多,但对抗项族精锐的惊云卫,甚至刀锋勇士,显得有些不足,起码汉军现在还没有普及马刀、重甲骑兵。

就算他计划的黑火药研制出来,也需要不断改进,提高火药的品质,然后加工火器把火药利用起来,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没有精密的机加工,数年内火器的运用还远远不能取代冷兵器。

龙天羽估计着回去后,马上密集筹建兵工厂,将黑火药研制出并投入毛火枪和炸药大炮中,从取得理想的效果、大批量生产、装备军队并训练士卒熟练使用,至少也得三到十年时间,这些事急是急不来地,就算现在出现现代化的兵器,光是训练教官、然后再训练军队没个一年半载也根本不可能。

至于能不能提前工业革命,把现代的思想融入社会,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为这个时代是两千多年前,此时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民智未开,民风民俗和思想观念摆在这,你要一下子彻底改变,所有人都接受不了,那么即使你是君王,脱离了人民的支持,出了百姓接受的能力极限,汉王朝同样会被推翻!

所以龙天羽若还想把汉中展一下子向前推进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但这不现实,至少靠他一个人的解说和做实验,更是不可能的事,毕竟他作为帝王,眼下还要争夺天下,安置流离失所的百姓,安抚民心,如果太大的变革,只能会是百姓更加恐惧,难以相信,最终会走向反面。

这就好比,当时很多科学家提出了先进的理论,却被当时的旧贵族和百姓当做天方夜谭,甚至谬论,把科学家活活烧死,活活打死,但几百年过去了,他们提出的理论却成了真理!

当务之急,回到汉中安抚百姓,重理朝政,掌握汉中以及巴蜀的展情况,了解目前朝廷国库,和百姓接受新政、民智开启程度,这样才能因地制宜,有的放矢,运筹帷幄,真正的开国皇帝,不止会带兵打仗,更要审时度势,懂得运用人才,治国安天下,非勇武便能胜任,就是突破剑圣境界,也不等同你就是个好皇帝!

龙天羽一扫胸中郁气,威信逐复,喝道:“大军起程,先入蜀地,再返汉中!”<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