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幽州大战(七)(2 / 2)

隋末逐鹿记 梧桐疏影 3670 字 2019-10-08

难道他使的是诱敌之计,将本方的左翼兵马引入埋伏圈,然后再围歼?

只是,他只有这点兵马,哪里找得出多余的兵力来伏击呢?

虽然想不通这个问题,高畅却也不能掉以轻心,就算不能让自己的左翼就此止步,采取守势,向本方的中路靠拢,让他们放缓速度,缓慢前行,小心戒备却还是有必要的。

偶尔有风吹过,雨点飘了进来,打在高畅脸上,隐隐有些疼痛,他伸出手,探出伞外,摊开手掌,任由那些雨点打在手心之中。

既然已经有所决断,就不要犹疑流连,在雨点轻打手心之际,高畅的心重新变得古井无波起来。

“大王,现今暴雨倾盆,并不适合于战斗,为何敌我双方都不罢兵休战呢?”

薛仁贵小心翼翼地出声问道。

他和其他的那些僮仆,一直以来都陪在高畅身边,与其说是侍候高畅,不无说是在高畅的身边学习,高畅时常鼓励他们,让他们多看多问,故而,他才会出如此之言。

在薛仁贵看来,如此糟糕的天气状况,双方的士卒只能凭借本能作战,稍远一点,就敌我不分,一场大战下来,因为淋雨受凉,大部分士卒都会大病一场,作为一个主将,这时就应该审时度势,收拢部队,休兵罢战,以待来日。

高畅笑了笑,转身对薛仁贵说道。

“兵书上所说的不过是死东西而已,作为一名将官,需要灵活应用才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就算本王和罗艺都想休兵罢战,也是不能的啊!现在我们双方都是骑虎难下,欲罢不能!”

高畅手指前方,高声说道。

“在这种敌我双方纠缠交织的情况下,没有哪个主将敢下令撤兵,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是孙武重生,也无法做到有序撤离,一旦命令部队后撤,最终就只能变成溃逃,只要对方的将领不是傻瓜,就不会放弃这个乘势追击的大好机会!”

最后,高畅做了总结。

“所以,本王和罗艺都只能命令部队继续战斗,直到一方再也支持不下去为止!不过,依本王看来,这初夏的阵雨来得快也去得急,不一会,天就快放晴吧?”

“大王英明!”

薛仁贵躬身说道,一脸的毕恭毕敬。

对于薛仁贵,高畅还是很看重的,毕竟,在他没有降临在此的那个时空里,薛仁贵是初唐难得的名将,可以说,像李靖,李绩(徐世绩)等名将过世之后,就是薛仁贵挑起了大梁,那时,苏烈苏定方也已老迈不堪了。

所以,高畅对薛仁贵的教育非常看重,十余年后,像薛仁贵和杨播(也就是杨黑子,播是高畅给他取的大名)这一批人就会成为他的栋梁之才。

就在高畅借着战事对薛仁贵悉心教导之际,又一骑疾驰而来。

那人下马行了个军礼之后,沉声说道。

“秉大王,曹旦曹将军派人来报,右翼战事稳定,本方正朝敌阵缓缓推进,就算是暴雨当头,士兵们依然士气高涨,只要再花一些时间,他和薰康买将军就能当面之敌击溃,还请大王暂候佳音!”

“哈哈!”

高畅笑了笑,目光直视那人,轻声说道。

“派人去告诉曹将军,说本王甚是欣慰,待他得胜回营,本王将重重有赏!”

“诺!”

那传令兵应了一声,上马离去了。

高畅目送着那一人一马的背影消失在雨幕之中,嘴角仍然挂着一缕笑意,仿佛十分欢畅的样子。

然而,对像薛仁贵这样经常待在高畅身边的人却看得出来,高畅并没有像他外表显示的那样高兴,他的目光隐隐有些阴冷,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两翼的战事都如此顺利,大王为何还不高兴呢?

薛仁贵如今还是小了一点,自然不明白其中的缘由。

就在薛仁贵胡乱猜测之际,又一骑穿越雨幕,从山坡下疾驰而来,那一骑乃是来自中路大军的传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