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西秦覆灭(2 / 2)

隋末逐鹿记 梧桐疏影 3622 字 2019-10-08

却没有阻拦唐军的靠近,而是撤离了战场,让李世民地出现在了宗罗睺军的后面。

宗罗睺留在浅水原北部防御唐军的部众,并非薛仁果的嫡系,为首的两个将领早就和李世民暗通款曲,他们暗中将人质送到了唐军大营,投降了李世民,李世民叫他们不做声张,而是在这关键的时刻突然易帜,陷宗罗睺于死地。

李世民亲自率领创建不久的玄甲精骑,快速从西秦军后面杀入,说起来,这玄甲精骑的创立,西秦军也有一番功劳。

在上次浅水原大战中,西秦军犀利的骑兵突击让李世民开了眼界,与之相比,他在晋阳训练的那只骑兵未免就有些相形见绌了,战败之后,李世民闭门思过,思考了许久,决定结合西秦骑兵的优点,然后保持原来从突厥人那里学来的轻骑兵作战方式,建立一只全新的骑兵,这就是玄甲精骑的由来。

这只玄甲精骑组建虽然不久,武器和甲冑装备都是全军之冠,在李世民的率领下,他们非常轻松地就撕开了本已慌乱不已的西秦军后阵,直接穿透过去。

宗罗睺虽然仍在拼死作战,然而,败局已经无法挽回了,在唐军的冲击下,他的战阵瞬间崩溃,士兵们四散而逃,死伤不计其数,宗罗睺重伤被唐军生擒。

唐军获胜,李世民率领两千玄甲精骑赶着溃军往高坑城而去,副帅窦轨劝告李世民,说是穷寇莫追,宗罗睺虽然败亡,薛仁果仍然据守坚城,麾下尚有万余悍卒,最好不要轻率地追击,应该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李世民没有接受窦轨的意见,他告诉他的舅父,说他已经考虑许久了,现在薛仁果部军心涣散,将帅们皆有私心,只要不给对方以喘息之机,穷追猛打,一切都可迎刃而解。

窦轨没能阻止李世民,只好率领大军尾随而行。

李世民率军来到高坑城时,薛仁果率领大军在城下列阵,准备抵御唐军的攻击,李世民在泾水旁扎下营寨,这时,薛仁果的部将就在阵前,率领本部人马投降了唐军,薛仁果大骇,连忙回城防守。

是夜,窦轨,庞玉率领大军赶到了高坑城前,将高坑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城内守军见大势已去,纷纷从城头上吊下来投降唐军。

形势虽然不妙,薛仁果仍然拒不投降。

他准备让城别走,然而,几次突围都被唐军赶了回去,他的直属骑兵大队面对李世民的玄甲精骑,占不到丝毫的上风。

突围无望,薛仁果心情变得格外暴躁,终日饮酒放纵,醉酒之后对士卒格外残暴,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他活活打死。

他手下的亲信见大势已去,无力挽回,处于绝望状态下薛仁果又已经破罐子破摔了,为了自己等人的前途,他们趁薛仁果酒醉之际,将其五花大绑,同时,假传薛仁果的号令,将他麾下的猛将奴贼张贵骗入营中,同样捆绑起来,然后,挟持着这两人打开城门,向唐军投降,城内的守军虽然知道他们挟持了主帅,却都漠不关心,或许,在他们内心深处还在感谢这几个背主之人吧。

十一月十日,高坑城落入唐军之手,李世民接收了精锐士卒一万余人,城内百姓男女老少五万余人,至此,薛举一手创立的西秦帝国宣告覆灭。

在庆功宴上,众将纷纷向李世民道贺,然后,对他这次采取的战术表示了些许的疑问,在他们眼中,李世民是一个非常谨慎的将领,不然也不会在浅水原与西秦军对峙数十日,然而,击败西秦军后,李世民居然不带步兵,不带攻城武器,只率轻骑直抵高坑城,这也未免太冒险了吧?

李世民这样说道。

宗罗睺部皆是陇西悍卒,将领骁勇,士卒彪悍,只有出其不意方能将其击败,所以,唐军的斩杀和俘获并不太多,要是让他们逃回高坑城,让薛仁果加以安抚重用,战事就不会像现在这样顺利了,若是我一直穷追猛打,逃卒自然会引起城内的惊恐,薛仁果仓促之下,难以应对,自然会频出错着,也就不难对付了!

众将皆拜服不已。

十二月,秦王李世民班师长安,李渊下令将薛仁果绑到街市斩首,在上次浅水原一战中帮李世民背了黑锅的刘文静,殷开山重新得到了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