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刘武周南下(2 / 2)

隋末逐鹿记 梧桐疏影 3387 字 2019-10-08

心上,晋阳存粮丰富,城墙高大,内又有数万精兵,有他李元吉坐镇,要想攻下晋阳,他刘武周只能是妄想,这次入寇,不过是成全他李元吉的赫赫威名而已!

不过,为了能够指挥千军万马实地作战,他必须先把一直和他作对的宇文赶出权力中枢,当宋金刚率军逼近榆次时,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首先,他以行军总管地名义命令驻守榆次的车骑将军张达率领本部人马前往黄蛇岭阻击宋金刚军,随后,他再让宇文率领数千人马离开晋阳,抵达榆次镇守。

张达乃是宇文的心腹,就算他全军覆灭,李元吉也不会有丝毫的心疼,把宇文调离晋阳,在指挥作战地时候,就不会有讨厌的人在耳边唧唧歪歪了,在李元吉看来,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至于战局会变成怎么样,就不在他李元吉的考虑范围了,反正只要他亲自出马,敌寇只能望风而逃,既然,他的二哥可以做到战无不胜,他李元吉又怎会办不到?

对于李元吉的作战计划,宇文认为极其不妥,他对李元吉说,宋金刚军一路前来,气势汹汹,沿途没有一座城池能够抵挡一天以上,从这点来看,他的兵力一定极其雄厚,张达部只有区区三四千人,还全是步卒,让他离开坚城,到野地去阻击以骑兵为主的贼军,实乃不智之举。

宇文认为,敌人劳师远征,一路的辎重给养,全靠搜刮和劫掠,对气势汹汹一路杀来的贼军来说,粮草供应困难是其的软肋,我军只要背靠坚城,深沟高垒,使其不得前进即可,待对方气势耗尽之后,再寻机进攻,这才是上上之策啊!

对于宇文的建议,李元吉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他以并州总管的名义,命令宇文必须按照他的布置出战,无奈之下,宇文只好长叹一声,率领数千人马离开了晋阳,进抵榆次。

宇文进抵榆次后,张达已经率领他的本部人马赶赴到了黄蛇岭,准备居高临下,抵御宋金刚部的进攻。

最初,张达还存留着一丝完成任务的希望,他命令士卒在黄蛇岭下列下阵型,于坡地上摆下了众多鹿和拒马,同时,也挖掘了不少壕沟,装有绊马索,要凭借这些工事抵御敌军的进攻,迫使其知难而退。

然而,当宋金刚的主力大军出现在他面前时,张达就知道,自己的那点希望不过是妄想而已,敌军兵锋之盛,士气之高,根本就不是他这区区三千多人就可以抵挡的。

瞧见了黑压压一片的旌旗,连绵足有两里多的散兵线,张达估计,宋金刚部的兵力布下两万人,如此强大的兵力,自己的这三千人就算是依靠榆次的城墙防守,也不见得能熬过一天,更别说是在旷野之中了。

他匆匆地往四周扫了一眼,就连那些随他一起身经百战的亲卫老兵们此刻也有不少人面如土色,至于那些初次上阵的新兵,他们的身体不由自主的抖动着,连武器也握不住,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激励起他们的战斗意志来,谈何容易。

面对必死之战,又有多少人能够坦然呢?

至少他张达就做不到,那个齐王李元吉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想借宋金刚的这把刀,来杀他张达这个人,原因很简单,谁叫他是宇文的嫡系,一向并不卖齐王的帐,齐王府中的奴仆在外作恶,被他一刀砍了!

就是这小小的一点怨隙,他齐王李元吉就不顾整个大局,非要致自己于死地,为此不惜搭上三千大唐健儿,其心是何其之毒啊!

既然,他李元吉把自家的江山不当一回事,他张达又何必为李家卖命呢?

夏五凤二年(公元619年),四月初,唐王朝车骑将军张达率领本部人马三千和定杨天子刘武周麾下前锋宋王宋金刚部于黄蛇岭展开会战。

一刻钟不到,唐军的阵型就被宋金刚的轻骑冲垮,全军溃散,无法收拢。

车骑将军张达并未死战,眼见事不可为,他降了宋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