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部 天下大乱 第二十三章 蚕食小国,扩充实力(2 / 2)

姬凌云在厅内来回走动,突然来到案几前,执笔写道:“吴本一偏远小国,先天子不以臣卑鄙,猥自任臣为诸侯霸主。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天子以驱驰,至今以有四年之久。四年中,臣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天子之明,是以兢兢业业,呕心沥血,自问无做出任何愧对大周,愧对良心,愧对百姓之事。今无辜遭废,且冠以大不敬之天罪,臣即是惶恐又是不甘。臣所言无非是察觉先天子与王子之死,事有蹊跷,想彻查清楚,以震国威。仅此而已。新天子待我不公,臣却不能不义,甘愿交出霸主之位,以后一心只为吴国,不问大周世事。”</p>

此祭文姬凌云写给已故周敬王,但顷刻间就传遍了大周南北。</p>

祭文中的最后一句“不问大周世事”,让天下诸侯纷纷心动,均暗自想道:“大周无姬凌云庇护,我国亦休养四载。此刻,岂不正是我等壮大之时?”</p>

短短月余间,久别的战火再次弥漫大周。</p>

赵国国君赵毋恤亲征楼烦,魏国国君魏桓子命魏斯共略中山,楚国亦挥兵与蔡,郑国则攻许,秦国亦展开了针对巴蜀的战略。</p>

**********************</p>

吴国相国府。</p>

两位曾经创造无数奇迹的兵法大家此刻正在府邸促膝长谈,各抒己见。</p>

伍子胥敬了孙武子一杯道:“对于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你是如何看待的?”</p>

孙武子轻轻的抿了一小口,长叹道:“不得不服啊!大王坐在吴地,竟然能操纵一切,而丝毫不被人察觉,这份能耐老夫也觉得惊讶。”</p>

他看着伍子胥道:“老朋友,我也不瞒你说!当年,大王接任这霸主之位时,老夫当初真的认为他已经开始象其祖上一般,为到手的权力而堕落。忘记了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失去了当初的那股豪情。多次萌生退意,只是在心底还留者一丝希望,期盼。辅佐名君,一统天下是老夫毕生宏愿,除了大王以外,天下诸侯无人有这个魄力,想法。因此,强迫着自己留了下来,等候那五年的到来。”</p>

“此时此刻,我却发觉自己错的相当的厉害。大王在经历过战场以及各种各样的磨砺后,早已学会了隐藏自己。将自己简单的一面表现出来,而厉害的却深藏了起来。他并非失去了当初的那股豪情,而是将他深藏在心底,不被他人发觉。以前,你我都可以从大王的语气,动作中看透他的意图,可是最近这几年,我却发觉自己竟然被他给误倒了,完全不知道他的心底想些什么。尤其是……他究竟如何算到赵毋恤、魏桓子、韩庄子会分裂晋国的,关于这点,我始终无法看透。这事实摆在眼前,我依然觉得不可思议。”</p>

伍子胥惊讶道:“你也没有看透这点?”说着摇头苦笑:“老夫也是一样,他操纵姬仁、姬壬的手法,手腕,自从孙驰出现后我能猜透一二,但关于他如何知道赵毋恤、魏桓子、韩庄子有自立之心,这点老夫依然想不通透,也是因为如此,我才请你来我府上想看看你的想法。”</p>

两位惊世奇才想破了脑袋也无法想透,他们哪里知道这是历史的必然性。姬凌云正是因为知道这段历史才敢设下如此庞大的布局。</p>

“算了……”伍子胥放弃道:“不去想这些已经过去的事情了,这天下已经大乱。各国诸侯都在积极的扩张领土,我吴国的十余万雄师此刻早已等的不耐烦了。对此,你有什么意见?”</p>

孙武子道:“十六个字‘蚕食小国,扩充实力,逐步壮大,等待决战’。”</p>

伍子胥“哈哈”大笑道:“又同老夫想的一样,与其同强国决战,两败俱伤,让他人有可趁之机,不如逐步扩张,徐徐图之。”</p>

伍子胥道:“走,我们一起去找大王。”</p>

两人来到吴王宫,见了姬凌云绝口不提对于赵毋恤、魏桓子、韩庄子三人在他们心中的疑问。</p>

只是一同问道:“此刻天下大乱,诸侯各自为战。不知,大王准备何时动兵?”</p>

姬凌云正容道:“此刻,现在。伍相国,寡人命你令五万大军荡平莒、邾、郯、杞四个小国,打通齐地至吴地的通道。”</p>

伍子胥高声领命。(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