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凡事得讲规矩(1 / 2)

 喝到兴处时,翠云笑道:“三位公子应该没听过玉娘弹唱曲子吧?”</p>

“我们三个都是第一次来,当然没有听过。”</p>

“那三位公子可一定要听一听,玉娘不仅琴弹的好,歌声也很美,连我们坊里的姑娘都喜欢听她唱曲。”</p>

一听此话,孙礼不由笑道:“哈哈哈,那太好了,那就有劳玉娘弹奏一曲,我等一定洗耳恭听。”</p>

“公子言重,玉娘也只是略通音律,都是姐妹们抬爱罢了……”</p>

谦虚了几句之后,玉娘走到琴边坐了下来,调试了一下琴弦,随之开始弹奏。</p>

一阵婉转悠美的琴声之后,玉娘轻启朱唇轻吟曼唱:</p>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p>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p>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p>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p>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p>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p>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p>

孙礼、付从之、韦一山听到玉娘所弹唱的曲子竟然是先生所作的词牌,更是听的如痴如醉。</p>

其实这也不奇怪。</p>

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早就红遍了大江南北,也是勾栏姑娘们最喜欢的金曲之一。</p>

“妙,实在是妙!人美、曲美、琴声美!”</p>

待到玉娘弹奏完毕,孙礼不由大声抚掌呼妙。</p>

付从之一脸感慨道:“不错,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有人将先生的这首词牌演绎的如此动人心弦。”</p>

韦一山点头附和:“嗯,先生所作的诗词的确影响深远,几乎每一首都称得上传世名篇。”</p>

听到二人的交谈,百合一脸惊喜,忍不住问:“难不成三位公子都是靖安侯的学生?”</p>

“玉娘,杜玉娘,给本公子出来……”</p>

就在这时,院外传来一声大喝。</p>

“伍公子息怒,玉娘现在在陪客人,要不老身另外帮你找两个姑娘……”</p>

“滚!本公子今晚专程来找杜玉娘的,让她出来!”</p>

听到吵闹声,孙礼不由皱了皱眉:“这谁啊?这么横的?”</p>

百合叹了一声:“此人叫伍志杰,国子监的学生,听说也参加了今科会试,他的父亲乃是当朝户部尚书……”</p>

闻言,韦一山不由冷笑了一声:“国子监的监生,户部尚书家的公子,难怪如此嚣张。”</p>

这时候,杜玉娘则眉头紧锁,显然对这个伍志杰没有一丝好感。</p>

孙礼听到外面依然还在吵闹,便忍不住瞟向杜玉娘道:“玉娘,你不用理会此人,有我们三个在,量他也不敢胡来。”</p>

“对,管他是谁,凡事都要讲规矩……”</p>

话音刚落,对方已经冲进院来,而且不止他一个人,另外还有一个男子跟着,看样子应该也是国子监的学生。</p>

一个身着花袄的老妈子也匆匆跟了进来,苦着脸道:“伍公子,老身没有骗你吧?这三位公子早就来了。”</p>

看样子,伍志杰已经喝了不少酒,瞪着醉眼瞟了一眼孙礼三人,随之一脸傲慢道:“我管他们来多久,总之,玉娘必须陪本公子,你另外帮他们三个找姑娘来。”</p>

“这……”</p>

老妈子一脸无奈地瞟向孙礼三人。</p>

付从之不由冷冷一笑:“呵呵,兄台既是国子监的学生,自当比别人更懂礼数,怎么如此蛮不讲礼?”</p>

韦一山也跟着说了一句:“凡事有个先来后到,兄台这点道理都不懂?”</p>

换作一般人,一听说对方乃是尚书家的公子,多半会忍气吞声。</p>

毕竟得罪一个尚书可不是闹着玩的。</p>

但是,付从之、韦一山、孙礼三人既然能够成为周羽的学生,自然是经过了重重考验的,又岂会在权贵面前折腰?</p>

别说是尚书家的公子,就算是尚书本人在此,他们也绝不会屈膝卑躬去讨好对方。</p>

他们一行六人刚到京城之时,不少考生都在四处奔走,千方百计想要拜入朝中重臣门下。</p>

这也算得上是一种由来已久的传统。</p>

京中官员通常都有派系,比如同乡派、学术派、政见派……等等不一而足,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圈子。</p>

一些没有背景的考生一入京城,往往会选择加入一个阵营,从而获得人脉资源。</p>

同时,各派系也会提前招揽人才,特别是一些才华出众的考生更是各派系竞相争夺的对象。</p>

这其实就跟一些乡下财主资助穷书生读书是一个道理。</p>

赌赢了,必将获得丰厚的回报。赌输了也不要紧,广撒网,东边不亮西边亮,总有押对的时候。</p>

不过,孙礼一行六人却从未主动去拜访过谁,因为没有那个必要,先生就是他们最大的靠山。</p>

听到韦一山二人之言,伍志杰不由冷哼一声:“本公子懒的与你们理论,教坊司的姑娘多的是,你们非要与本公子过不去?”</p>

这时,随行的那个书生不由走了过来,冲着三人拱了拱手:“不才许东南,与伍公子乃是同窗。</p>

看样子,三位兄台想必是进京参加会试的考生对吧?”</p>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孙礼淡淡回了一句。</p>

“三位兄台可能有所不知,伍公子与玉娘乃是旧相识,今日里是专程前来与玉娘相会的。</p>

所以,还请三位兄台多多成全,不才感激不尽……”</p>

听到这通话,孙礼下意识瞟向杜玉娘,却发现杜玉娘的神情有些抗拒,甚至是有些厌恶之色。</p>

看来,根本不是这个叫许东南所说的那么一回事。</p>

于是,孙礼摇了摇头:“抱歉,如果说伍公子真是有情有义之人,那就应该想法子替玉娘赎身,而不是任由她在此强颜欢笑。</p>

在下还是那句话,凡事有个先来后到。”</p>

一听此话,许东南当即沉下脸来:“不才奉劝兄台最好多多考虑一下,不要误了自己的前程才好。”</p>

孙礼不由怒极而笑:“哈哈哈,你这是在威胁在下?”</p>

不等许东南回答,伍志杰重重哼了一声:“威胁你又如何?有本事你给本公子报上名来!”</p>

“好说,在下孙礼!”</p>

“付从之!”</p>

“韦一山!”</p>

付从之与韦一山二人不甘示弱,分别报上了自己的大名。</p>

杜玉娘犹豫了一会,终究还是没有出声。</p>

她并不想让孙礼三人为了她与伍志杰发生争执,但是,如果她这个时候主动跟着伍志杰走,势必就会让孙礼三人颜面尽失。</p>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静观其变,顺其自然。</p>

“好,算你们有种,本公子记住你们了。”</p>

伍志杰冷眼看了看孙礼三人,随之斜眼瞟向杜玉娘喝道:“玉娘,本公子的耐心是有限度的,识相的现在便跟本公子走。”</p>

杜玉娘咬了咬嘴唇,没有应答。</p>

老妈子急了,匆匆跑到杜玉娘身前作揖:“我的小姑奶奶,算我求你了好不好?”</p>

“喂,你什么意思?”韦一山冲着老妈子怒喝:“你这是不将我们放在眼里的意思?”</p>

“我……”</p>

老妈子不知如何作答。</p>

这时,伍志杰终于忍不住了,趁着酒劲一把拉过杜玉娘的手:“走!”</p>

“你放开我……”</p>

杜玉娘又羞又恼,拼命地挣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