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天子一怒,风云变色!(1 / 2)

 “皇上,以臣之见,目前可先派使者警告对方,勿谓言之不预也……”</p>

周羽继续阐述着自己的想法。</p>

“当然,他们大概率是不会听的,因为他们没有被打痛。</p>

他们不比中土文化源远流长,他们信奉的是丛林法则,拼的是谁的拳头更大。</p>

所以,与他们讲道理几乎就是对牛弹琴,讲一千遍大道理,还不如揍他们一顿来的实在。</p>

只要将他们打痛了,他们才会长记性……”</p>

这些大道理,周羽可不是空泛而谈,毕竟他是穿越人士,知道很多历史上的惨痛教训。</p>

一味的忍让,只会带来更多耻辱,助长对手的嚣张气焰。</p>

听完周羽一通长长的言论,永和帝摇摆不定的心终于定了下来。</p>

男儿自当顶天立地,更不要说他还是大乾天子。</p>

“好,听爱卿一番话,胜读十年书!朕,不能再退了!”</p>

“圣上英明!”</p>

接下来,君臣二人又进行了一番深谈。</p>

周羽综合大乾朝的当前局势,提出了不少建议,包括农业方面、工业方面、军事方面、商业方面,听得永和帝连连呼妙。</p>

毕竟,周羽的理念岂是当前世界的人能比拟的?</p>

当然,他也不能照搬前世的理仿,毕竟前世的理念太过超前,必须要参照当前的情况作出一定的改变。</p>

但,就算是一点小小改变,也令得永和帝眼界大开,内心里激动不已。</p>

比如周羽提出的特种兵概念。</p>

虽说历史上也有过类似的编制,比如大秦铁骑之类,但也只是一个雏形,无非就是挑选一些身强力壮的士兵,装备精良一点罢了。</p>

而周羽所提出的概念就相当成熟了,令得永和帝惊喜不已。</p>

这一聊,一直聊到了晚上,永和帝却依然精神奕奕,吩咐宫女准备了精致的酒菜,陪着周羽一边喝酒一边继续聊。</p>

对此,海大贵有些惊讶。</p>

他侍候皇上多年,印象中,皇上从来没与哪个臣子聊过这么久,甚至还留下来一起喝酒。</p>

而且,也很久没见皇上这般开心了。</p>

看来,这个靖安侯还不简单,有机会一定要结交一番。</p>

喝至酣处,周羽终于开始进入正题。</p>

他这次入宫可不是为了拍皇帝的马屁来的,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是铺垫,为了现在的谈话作铺垫。</p>

“不知皇上是否还记得杜玉娘这个名字?”</p>

“朕记得啊,这是爱卿的学生孙礼恳请朕特敕的一个教坊司女子,爱卿怎么突然提到此事?难不成这件事有什么问题?”</p>

“皇上,杜玉娘乃是前任户部侍郎杜正义的亲生女儿。”</p>

“杜侍郎?”</p>

永和帝愣了愣神。</p>

“皇上是否介意臣给你讲个故事?”</p>

永和帝迟疑了一会,终于还是点了点头。他隐隐猜到,周羽突然提起杜侍郎肯定是有原因的。</p>

其实,关于杜侍郎一案他也听闻过一些不同的意见。</p>

只是事情已经过去了,他也懒的再去追究。</p>

“皇上,事情是这样……”</p>

周羽将孙礼无意中结识杜玉娘,二人情投意合的事情讲了一番。</p>

“没想到,孙礼拿到特敕令,兴冲冲去教坊司接杜姑娘的时候,杜姑娘无巧不巧掉到湖中……</p>

大家都以为她是失足落水。</p>

可是,孙礼不愿相信,他悄悄将杜姑娘带到了郭北县。</p>

经过臣的一番查验,发现果然是人为的……”</p>

周羽又将之后的事情讲解了一番。</p>

“竟有这样的事?是谁干的?”</p>

“经过一番查证,最终,大理寺成功抓到了凶手,乃是来自于西域的专业杀手,外号千面。</p>

千面最终交待了雇主的身份,乃是现任户部尚书伍大人府中的管家苗三。</p>

正当大理寺想去抓人时,苗三却离奇失踪了……听说偷走了伍大人不少财物,连伍大人也在找他。</p>

后来,因为一桩凶杀案,大理寺终于抓到了藏身于京城的苗三。</p>

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大理寺的王崇山王大人将苗三关押在秘密据点,一个不慎,又有凶手摸上门去,将大理寺看守全部杀死,苗三又一次不知所踪……”</p>

“狂妄,简直狂妄!”</p>

永和帝不由怒声喝了一句。</p>

“没错,天子脚下,这帮凶手居然如此肆无忌惮,连大理寺的人都敢杀。”</p>

“之后呢?”永和帝冷声问道。</p>

“之后的事,臣就不太清楚了……”</p>

周羽没说发现那处秘密基地的事,毕竟那是太子组建的,他真要说了,皇上一定会起疑心。</p>

毕竟皇家内部的事,外人插手,那是大忌。</p>

所以,周羽点到为止,之后的事,自有人去顺藤摸瓜慢慢查,早晚会查明真相。</p>

永和帝也不傻,问道:“爱卿在朕说起此事,想来也不是讲个故事这么简单,爱卿到底想说什么?”</p>

周羽笑了笑:“皇上英明。孙礼是臣的学生,他与杜姑娘真心相爱,臣也只能由衷祝福。</p>

如今,杜姑娘的身体已经康复,她准备替父申冤。</p>

臣听说此案当年闹的很大,皇上也亲笔御批,所以……臣觉得有必要与皇上沟通一下。</p>

如果要重翻此案,势必就会有人拿皇上御批这件事搪塞。</p>

但是皇上,假如说杜侍郎真的是被人栽赃陷害,那么必然就是有人胆大包天,欺瞒了皇上。</p>

难道,皇上能容忍这样的小人身居高位,祸乱朝纲?”</p>

“这……”</p>

永和帝不由皱起眉头沉吟起来。</p>

说实话,他心里有点不爽。自己断的案,自己再去推翻,岂不是有损天子颜面?</p>

周羽自然能猜到永和帝的心思,又道:“其实,依臣之见,皇上不必有什么顾虑。</p>

毕竟谁都有失误的时候,如果皇上重审此案,反倒显得皇上光明磊落,大气大量,有担当……”</p>

一顶高帽戴上,永和帝顿感好受了许多,沉下来的脸色也挂上了些许笑容:“爱卿言之有理。</p>

其实,关于杜侍郎一案,朝中的确有不少臣子认为杜侍郎是冤枉的。</p>

只不过当年有不少证据证明杜侍郎利用职务之便,大量侵吞库银。</p>

或许爱卿说的对,朕是被人给蒙蔽了……”</p>

“所以,皇上更应该将那胆大包天之人给揪出来予以重处,以儆效尤。”</p>

“嗯,容朕思量思量……”</p>

永和帝并未当场表态,毕竟事关重大。他心里很清楚,此案一旦重审,定然会在朝中掀起一波巨浪。</p>

这么一说,周羽自然也不可能催促。但他相信,永和帝最终一定会重审此案,只是需要先暗中调查一番,以作好准备。</p>

于是,便起身道:“时辰不早了,臣就不打扰皇上休息了,祝皇上龙体安康,臣先告退。”</p>

永和帝点了点头:“与爱卿一番交谈,朕心甚慰,希望爱卿以后常来陪陪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