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身份不同,理念相同(1 / 2)

 接下来,周羽带着罗吉安一起筛选学生。</p>

这次,周羽的要求倒也没那么严,主要是考核人品。人品不行的一律不收,以免败坏名风。</p>

同时,周羽也对学生说了书院的教学方式,回归儒家正统,除了读书之外,同时还要修君子六艺。</p>

如果单纯的只是为了读书考功名,那就别请高明。</p>

如此一来,倒有不少报名的学生打起了退堂鼓。</p>

这也可以理解,特别是对于一些贫寒学子来说,考取功名是唯一能改变命运的机会。</p>

书院倒也不是说不能考功名,但要修习君子六艺的话,对不少书生来说既浪费钱,又浪费时间。</p>

对此,罗吉安与周羽认真讨论过。</p>

对于功名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罗吉安是感触最深的,因为他就是受益者。</p>

没有考中举人之前,他饥寒交迫,陷入生活的绝望,为了生存不得不放弃了读书。</p>

如果不是蝶儿暗中相助,他根本没有机会再拾起书本,再不要说考取功名。</p>

考中举人之后,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p>

如今,他是受人尊敬的举人老爷。</p>

所以他很理解那些贫苦学生的心情,巴不得一天当两天用,一有空闲便看书、背书,写字,期望着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命运。</p>

这些道理周羽自然也懂。</p>

所以,他对罗吉安说:“正是因为如此,那就更加需要有人去改变这种现状。</p>

曾经的儒家弟子,那是多么的豪迈与热血?</p>

可如今呢?百姓一提起读书人,首先就会想到文弱二字。</p>

你在没有考中举人之前,哪怕已经有了秀才的功名,依然有很多人打心眼里看不起你。</p>

为什么呢?</p>

因为,百姓们经常会脱口说出穷酸书生,穷酸秀才这样的话。</p>

但这能怪百姓么?</p>

不能!</p>

诸子百家争鸣时代,百姓对于读书人都是很尊敬的,不管有没有功名。</p>

因为那个时代没有科举考试,所以读书人的目的很单纯。</p>

那时候,可谓是百花齐放,不少读书人长年在外游学,就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眼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p>

而那个时候,也多的是贫寒学子成为天下名士的例子。</p>

科举的出现,固然为天下学子提供了一个一展抱负的平台。</p>

但同时,也形成了一个围城。</p>

读书人在这个围城里,眼界变得狭隘,一个个只盯着科举的高塔,争相着想要爬到塔顶。</p>

到如今,到底还有多少人真正去领悟儒家的核心理念?</p>

严格来说,现在的读书人已经不再儒家弟子,就只能称为读书人,一味的读死书。</p>

而我理念,就是要端本正源,尽我的努力,一步一步去改变这样的现状,让天下学子回归儒家传统……”</p>

这番话,听得罗吉安的心情也开始激动起来。</p>

最后,周羽又道:“吉安,你要记住,我创办这间书院就相当于是创建了一个门派,一个儒家门派,力争让儒家回归曾经的辉煌。”</p>

经过一段时间的选拔,第一批收了一百余名学生。</p>

这时候,又来了两个秀才说要应聘先生。</p>

这二人乃是一对至交好友,一个叫刘冲,一个叫李之云。</p>

经过一番交谈之后,周羽惊讶地发现,这二人的学识远远不是普通秀才能比拟的。</p>

于是,便下意识问了一句:“听二位谈吐不凡,才华横溢,为何没去应试?”</p>

銆愯鐪燂紝鏈€杩戜竴鐩寸敤鍜挭闃呰鐪嬩功杩芥洿锛屾崲婧愬垏鎹紝鏈楄闊宠壊澶氾紝www.mimiread.com 瀹夊崜鑻规灉鍧囧彲銆傘€?/p>

刘冲笑了笑:“有个秀才的功名也就够了,我二人听闻先生对一众学生讲过,读书不一定是为了求取功名,更不是变成人们眼中的书呆子。</p>

同时,还要求学生修习君子六艺,回归儒家正统。</p>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二人觉得先生与众不同,这才专程前来拜访。”</p>

“原来如此……”</p>

周羽不由暗喜,看来是遇上同道中人了。</p>

他一眼就能看出来,刘冲与李之云与普通的书生有着本质区别,他俩的身上不仅有儒雅的气息,还有一种侠气。</p>

这才是真真正正的儒家弟子该有的气质。</p>

只有书卷气,那是书生。</p>

儒家弟子可以称为书生,但书生不一定是儒家弟子,有可能只是一个书呆子。</p>

一番交谈之后,双方都很满意。</p>

其实在来之前,刘冲与李之云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纯属就是好奇来看一看是什么个情况。</p>

结果,与周羽一通长谈之后,二人顿时引为知己。</p>

因为他们俩一直坚持的就是儒家的理念,而且也有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经常在一起聚会,也或是相约着一起在外游历。</p>

功名不功名的对他们来说不重,考个秀才也是为了方便在外行走。</p>

要是没有功名的话,是不能够随意出远门,要去官府报备,申请路引什么的。</p>

否则在路上遇上关卡之类,很容易被当作流民处理。</p>

对于周羽来说,这同样也是一个意外的惊喜,他总算找到了一批追求传统儒家理念的人。</p>

据刘冲二人所说,他们这些年在外结识了不少人,其中有像他们这样闲云野鹤的,有考了功名的,有做官的,还有几个是当朝名儒。</p>

总之,大家身份不同,但理念是相同的。</p>

这是一个好消息,至少对周羽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利于他以后重振儒家传统思想的推广与再创辉煌。</p>

不过,首先他得做出一点成绩,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p>

就这样,书院又多了两个先生。</p>

这天,周羽来到正在修建的书院查看工程进度。</p>

有县衙的大力支持,再加上周羽也不在乎多花点银子,请来了不少技术熟练的工匠,所以进度还是蛮快,看样子再有个两三个月差不多就能完工。</p>

过了一会,罗吉安走了过来。</p>

一开始周羽倒也没有在意,一边走一边与之闲聊。</p>

可聊了一会,却感觉罗吉安好像心事重重,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p>

“怎么了吉安?是不是有什么事?”</p>

周羽主动问了一句。</p>

罗吉安终于道:“先生,前几天蝶儿说回山一趟,顺便看望一下姐妹,说是三天左右回来。</p>

可这一去已经五六天了……不知为何我心里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p>

一听此话,周羽不由抬指掐算了一下,随之皱了皱眉:“她好像真的遇上事了。”</p>

“先生,那可如何是好?”罗吉安一脸着急:“我只听她说过在叠翠山中修炼,可叠翠山那么大……”</p>

“不用着急,我这就赶往叠翠山去找她。”</p>

“先生,我跟你一起去。”</p>

“用不着,你刚开始修炼,去了也帮不上忙,安心在家里等着吧。”</p>

“好吧,那就有劳先生了。”</p>

罗吉安长长揖了一礼。</p>

等抬起头,却发现周羽已经不见人影。</p>

“这……”</p>

尽管罗吉安心知周羽不是普通书生,毕竟上次亲眼见识过周羽虚空写字。</p>

但是,这一转眼就不见人影……难道,是神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