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鏖战汉中(2 / 2)

阳平关虽然还未被攻陷。谷</p>

张飞却也肉眼可见的心力憔悴。</p>

只不过。</p>

好消息倒也如约而至。</p>

从白水关率先出发兵进汉中的霍峻已经率部翻阅巍巍大巴山脉,抵达了阳平。</p>

有了霍峻的援助,张飞所部的压力顿时骤减。</p>

随后,两人一番合计。</p>

由霍峻驻守关城。</p>

张飞则亲自往山间营垒屯驻,与强攻的徐晃所部对垒。</p>

有了霍峻的援助,阳平关所面临的攻势压力骤然降低。</p>

不仅如此。</p>

在张飞亲自坐镇北山间的防线开始,也令曹军的攻势遭受到遏制。</p>

张飞凭借自身之勇,甚至还策划起一场场的反攻,欲夺回失陷的其余营垒,将曹军赶下山去。</p>

两军间在北山的拉锯战由此展开。</p>

战斗的残酷无情也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p>

几乎每一日间,双方士卒都损失惨重,血染深山。</p>

一幕幕的惨烈之状,宛若震惊了山林间的各类猛禽而不敢轻举妄动!</p>

北山防线激战如火如荼。</p>

几乎成了两军不断增添兵力攻防的重点。</p>

而阳平关正面的关城防御。</p>

即便有丞相曹操亲自督战。</p>

即便关城之上的兵士远远少于曹军主力。</p>

可在霍峻那极其强悍的坚守下。</p>

压根无法动摇关城。</p>

这日。</p>

关下的攻坚战依旧在持续着。</p>

已经年过六旬的老者曹操,正扶立于山腰之上,眯着双眼关注着战局,瞧着关上的布防井井有条,各部士卒都严格按照指令行事。</p>

他不由忽然对着身旁文武诸人叹道:“唉,关上此人乃擅守良将矣!”</p>

“我军连续攻击多日,可他却依旧临危不乱,只要他站在士卒身后,麾下部众就能恪守信念,爆发出极其强悍的斗志。”</p>

“所在关城上部署的防务也更为紧密,比之先前张飞驻防时,更为牢固!”</p>

“凭阳平关之险,又有此人守备,我军此次南征恐将会无功而返尔!”</p>

一时之间,曹操也是有感而发。</p>

而对于此次征伐汉中,他也渐渐生了退缩的心思。</p>

他虽有心攻略汉中全境。</p>

也知晓刘备独占益州之地的隐患极为严重。</p>

可现在阳平关横亘于此。</p>

饶是他耗尽精力,也无法攻破!</p>

若是一旦拖到刘备军的各部主力翻阅大巴山脉前来,那恐怕攻取阳平关继而攻略汉中的希望更为渺茫。</p>

此话落罢!</p>

一旁的谋臣刘晔沉吟半响,不由拱手说道:“丞相,阳平守将乃是最近方才从白水关赶至于此援助的。”</p>

“据说此人曾在刘备攻击巴蜀之地时,凭借数百余众就牢牢守住葭萌不失,先后令刘璋、张鲁的大军无法寸进。”</p>

“如此观之,此人的确在守城方面颇有造诣。”</p>

“再搭配上阳平关周边的险要地势,我军想强攻破关的几率太过渺小。”</p>

随着刘晔这一席言语而落。</p>

一旁的诸将不由纷纷面露惋惜之色。</p>

“我军为了攻破阳平关已经在关下不知折损了多少将士的尸骨残骸,若是就此退却,那将士们的血不就白流了吗?”</p>

“就是,末将希望加大力度继续强攻。”</p>

“汉中之地实属战略要地,若汉中令刘备小儿所据,则我关、凉之地势必将永无宁日。”</p>

“汉中断断不可弃也!”</p>

顿时之间,以夏侯渊为首的诸将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反对着。</p>

瞧着诸将的情绪。</p>

曹操自然也心知此时放弃,的确可惜!</p>

念想于此,他忽然环顾四周,目光相继扫视诸人。</p>

看向一直令他引以为傲的智囊团。</p>

刘晔,辛毗,贾诩,杨修等谋臣。</p>

希望这些人能够在此关键时刻有良谋。</p>

思虑一番,刘晔再度进言道:“丞相,若想破关,倒也并非不可能,晔有一策,若能瞒天过海,绕至阳平关后。”</p>

“出其不意之下攻关,或许能一战而定!”</p>

一语而落。</p>

原本曹操都并未抱多大的希望。</p>

可此刻刘晔的一席话,却忽然再度令他眼中重新燃起了浓浓的斗志。</p>

“子扬,有何良策,还请速速道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