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设坛凳位(2 / 2)

以做中立人士。</p>

他不愿昧着自己的良心上表。</p>

听闻着自家父亲竟是有如此多的考量。</p>

赵统深思了一番,方才道:“父亲,您如此高风亮节,恐大部分群臣却是并不会像您这般深谋远虑呢。”</p>

“他们瞧着你如此行径,后续会串通一气,予以排挤父亲您呢。”</p>

话音一落。</p>

赵统此刻也是徐徐道出了自己于内心间的担忧。</p>

“统儿,为父凡事都得遵循本心。”</p>

“为父认为此事如今时机并不成熟,便不会去盲目站队。”</p>

“若是因此而触动到某些人间的利益,那也没有办法了。”</p>

一番番无比坚铮的话语吐露着。</p>

瞧着此时的赵云面上神情上浮现着严肃之色。</p>

赵统也心知了其心意。</p>

“父亲之心意,孩儿了解了。”</p>

“日后孩儿也定然会遵循父亲的观念,绝不盲目站位。”</p>

似是受到了自家父亲的影响,赵统一时间也不由有些抱拳高声回应着。</p>

侧首望了望,赵云眼中也不由浮现出了数分欣慰之色,稍作沉思,便不由道:“有统儿此言,为父日后就放心啦!”</p>

“统儿,你近一载来,独当一面统军征战沙场,平南中,又援救荆南数郡,粉碎了吴军西征妄图争夺荆襄之地的阴谋。”</p>

“后又奉诸葛军师之命携部攻伐东三郡。”</p>

“这一桩桩的战功,为父都已经有所耳闻!”</p>

此话稍落于此。</p>

此时间,赵云面色间所洋溢着的浓浓喜色也愈发浓厚。</p>

话语间顿了顿,方才继续说道:“阿统,你年纪已至及冠之年,日后的你,便是成人了。”</p>

“而待为父听闻了你近一载的一番番功绩,为父对于你的表现是极其满意的。”</p>

“统儿有如此心思,为父心感甚慰!”</p>

“中兴汉室,此事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易事,而为父这一辈已经垂垂老矣!”</p>

“日后能够活跃在这沙场上的,还将会是统儿你们这辈年轻之人。”</p>

“而统儿你现今在军中独当一面的表现,为父相信日后你定能挑起大梁,成为攻伐一方的大将之才。”</p>

“父亲过谦了。”</p>

父子二人静静立于南郑北门之上。</p>

眼神远远飘在远方。</p>

一齐的注视着远处再与之交流起来。</p>

“对了,此番主公调阿统你回返汉中,想来凭借你先前的军旅表现,定然不会受到闲置。”</p>

“待主公称王一事忙碌过后,不出所料,会对你有新的任命。”</p>

话至此处,赵云神情流露笑意,遂说着:“为父先前在你携部南征之时,曾与你有过承诺。”</p>

“待你得胜归来之际,为父会隆重的为你举办及冠大礼。”</p>

“接下来,为父便会进行筹备,等主公上表称王结束以后,便为你举办。”</p>

一记记无比郑重的话语流露而出。</p>

既能看出赵云面上的喜悦之情。</p>

也能从中感受到他心下对赵统的浓浓期待。</p>

希望他于军旅之间闯出属于自身的一片天来。</p>

而随着赵云、赵统父子于这边紧紧交谈时。</p>

另一面。</p>

随着军中诸如关羽,马超,张飞等大将都一齐献上劝进表后。</p>

法正也是心思活跃,知晓时机成熟。</p>

便再度领着汉中的诸军中文武之人一齐奔赴郡府,予以当面请求劝进着。</p>

面对着诸人三番两次的劝诫。</p>

如此反复多次的请求下。</p>

刘备此番也是勉为其难的应允了下来。</p>

“既然诸位如此请求,那就依汝等之意吧!”</p>

“主公圣明。”</p>

“既如此,则大汉中兴有望,天下百姓幸甚也!”</p>

一语徐徐而落。</p>

法正领着诸臣纷纷拱手高声附和着。</p>

紧随着。</p>

左将军刘备也亲自修书一封,差人迅速往许都赶去,予以向天子奏请称王一事。</p>

此事过后,他也将称王等后续的一应事宜全权委托于黄权处理。</p>

由于现在天子被囚禁于深宫之中。</p>

汉贼曹操执掌朝政。</p>

刘备也心知肚明。</p>

知晓上表奏请只是走一番形势罢了!</p>

不管朝廷批不批。</p>

现在他被文武诸人已经驾着走了。</p>

唯有承天顺命,祷告称王。</p>

以号召天下义士共讨国贼。</p>

面对着这一番番的事迹。</p>

黄权也欣然接受了此事。</p>

在接下来的时日里。</p>

除却使者飞速往许都赶赴。</p>

汉中郡各地之间竟是不约而同间出现了各处祥瑞。</p>

例如,激战的阳平关南面米仓山间,竟是狂风大作,待风平浪静后,山中被无意间挖出了一块石碑,上面所记载着“欲兴汉者,则必将承天顺命,以效天时,效仿高祖故事。”的字样。</p>

诸如此类祥瑞,在多日间,几乎是层出不穷。</p>

而随着祥瑞的一道道出现。</p>

也令当地百姓愈发开始信奉着左将军刘备乃是天命之人。</p>

也不由愈发敬重无比!</p>

而在各地祥瑞遍地都是后。</p>

原汉中太守张鲁此时却是身席灰色道袍,做一副道教之主的装束打扮,亲自入府拜见左将军刘备。</p>

并拱手说道:“左将军,据贫道近日来夜观天象,方是有所得知,汉中各地间所显现出的各种祥瑞,皆是上天将选定了您为中兴大汉之主的人选。”</p>

“若您能效仿高祖帝称汉中王,以号召天下士民共伐汉贼。”</p>

“则大汉必兴,天下各州也将会清平统一。”</p>

“万望左将军承天顺命,莫与天命所逆乎!”</p>

一番番的言语道落。</p>

听闻着张鲁的一席言语。</p>

刘备心下大喜,面上却是不动声色。</p>

但还是命负责执掌亲卫军的陈到陪同张鲁巡视汉中各地,并将之这番话转述于各地百姓所知晓。</p>

张鲁先前本就执掌汉中十余载。</p>

于汉中的民望极其深厚。</p>

又因为刘备一向仁义爱民,本就受当地士民所爱戴。</p>

现在又有祥瑞等种种传说。</p>

外加上张鲁亲自向诸士民宣布回应此事。</p>

刘备称王一事,呼声陡然间便高涨起来。</p>

各地百姓纷纷开始请求着。</p>

左将军刘备祭天称王。</p>

眼瞧着事态正朝着所计划般稳步前行着。</p>

黄权遂也不做丝毫犹豫。</p>

差人开始于沔阳建立祭坛,设立登基称王之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