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试探(2 / 2)

以图主持战局就可看出一二。

且目前己方居于武都、阴平二地的兵力本就相较于曹氏而言就捉襟见肘。

不仅仅是赵统方面面临着战事吃紧的问题。

饶是负责督镇此二郡的都督霍峻亦是为响应赵统以图北上的攻势,而携部往敌军陈仓边线一带靠拢。

以期能够拖延住对方的军力。

据现今间的战报所示,他也与调任至陈仓的主将郭淮相持不下。

一时间,也定然是未有余力来分忧羌道诸事。

一路奔赴的途中。

马忠依然是在通过现有的讯息来不断的推演着接下来的战局。

而就在汉军一边快速狂奔之际。

另一面由凉州众豪族为首的赵衢、尹奉所率领的部曲。

此番也已经是从西城径直南下,沿途所经卤城等地,从木门道间穿出,抵行至祁山堡外围之下。

曹军各部偏师径抵于此。

赵衢、尹奉也非是冒失之人,盲目高歌猛进。

反是先行令诸部先行原地扎营,以为休整,养精蓄锐。

随之,二人方才聚在一齐,似是商议军务。

“我军抵足此祁山之下已有数日,经近日来的勘察之下,此四周地势的确极其复杂且险峻。”

“又外兼大寨筑于山峰之上,易守难攻。”

“恐非是能速取之地,却不知衢兄您这面可否有何良策乎?”

一言而落。

居于一旁的赵衢不由得是略微的点了点头,随之面色淡然,沉声说着:“尹兄,据这两日间哨探的不断回报称,祁山上的堡垒间,似乎并未有多少军力固守呢。”

“且根据敌军此连月来于武都、阴平二地的兵力分布来观,也确实是没有多余的军力来屯驻于此。”

“或许这应该会是我军的突破口呢,要不先行发动进攻一试,可否?”

似是在再度思虑了一番后,不由提议道。

此言一出。

尹奉的眼神间亦是流露着浓浓的思索之情,又回过神来看了看赵衢的身影,沉吟半响道:

“话虽如此,只是此地的确过于险峻,即便敌军受限于军力的问题于此驻军有限。”

“可我军若想全力突破的话,恐也并非那么容易呢。”

“即便最终能夺取祁山堡,亦将是费时费力。”

“目前我军主要的目标还是要趁势夺取羌道,以图断尚未从陇西境内退回的赵统所部归路,配合主力两面夹击之下将之全歼。”

“于此攻占祁山,大耗精力的话,一旦拖到赵统携部撤回,那我军的机会就将丧失也!”

此一席席的话音徐徐道落。

尹奉此番面色间也不由浮现着凝重的神情。

他沉静的予以分析着战局之势。

听闻着这一语语间的讲述下。

赵衢也是顿时醒悟了过来,短暂思吟片刻,就径直拱手附和着:“尹兄所言甚是!”

“祁山虽说地理位置也对于我军十分重要,可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趁机攻克重镇羌道,以图全歼赵统所部。”

“若是再此耽搁太多时日,而错失良机的话,那就是我等的罪过矣!”

二人一时相互的攀谈着。

言语之间,无不是充斥着对于仕途的向往。

他们二人为何此战追随赵昂携部来援会如此的极极呢?

其实,就是内心里早有进入仕途的渴望。

而这一战,就是他们建功立业的希望。

二人自然不愿因小失大,错失良机。

不过,谈及到进兵一事时,赵衢却还是提到了自身所思虑的担忧,遂是沉声说道:“祁山难克,可我军若就此放任不管,却似乎也不惜为一道隐患乎?”

话至此处,他随即是言语间再度顿了顿,面色依旧呈现严肃之色,继续道:“即便敌军于此的兵力并不充沛,可我军此番毕竟是要深入敌境予以突袭。”

“若是待后续进兵不利,而此处的敌军又趁机断我归还冀城的后路,那局势恐就会堪忧也!”

一语语接连不断的落下。

赵衢一连数语,提出了不少的宝贵意见。

尹奉一闻,就不由连连的予以点头附议。

“衢兄,此担忧倒也是颇为实际。”

“预防后路一事倒的确得多加重视才行。”

“此番进兵得好好合计合计才行。”

一语落的。

尹奉也是由衷的回应道。

紧随着,又随着二人间不断的商洽之下。

初步的进兵计划倒也有所既定。

不过,在下达指令之前,尹奉、赵衢二人倒是并未急切进兵,而是先行大肆差遣哨骑绕过祁山,深入羌道四周探查着讯息。

以图在打探到具体详细军情后再予以做相应的战术安排。

事关紧急下,此刻两方亦谁也不敢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