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离间(1 / 2)

袁太子 凤溪凰跃 0 字 2021-09-25

 汉初平三年,十二月下旬。</p>

以马腾、韩遂为首的十余万西凉联军举兵东进,兵锋浩荡,沿途所过皆克,进至长平观。</p>

车骑将军李傕遣右将军樊稠,段煨、李蒙,王方等将率部进驻槐里抵御,双方大战数场胜负未分,战局陷入僵持之势。</p>

长安城内。</p>

诸势力依然悄然密谋中。</p>

临行以前,袁耀寻到蔡琰说着:“蔡姑娘,接下来召集诸士大肆传播舆论一事,耀便拜托于您了。”</p>

说罢,他拱手作揖,以是谢礼。</p>

“公子不必如此,近日来我们相处也的确十分融洽,诸位士子对于此事也并不抗拒,能相助公子一臂之力,亦是举手之劳也!”</p>

闻言,蔡琰面露浅笑,徐徐说着。</p>

二人交谈片刻,袁耀忽是面色郑重起来,提议道:“蔡姑娘,近日西凉联军已经大举兵寇关中,战火已然烧至。”</p>

“况且西凉诸将皆是野心勃勃之辈,谁也不愿屈居人下,依耀看,或许过不了多久关中内部亦会陷入激烈内斗,长安势必会大乱。”</p>

</p>

“到那时,必将是人人自危,而蔡公已是逝世,蔡姑娘只是一女子且孤身一人,何不与耀迁徙中原,远离此是非之地,蔡姑娘以为如何?”</p>

“这……”</p>

一时,蔡琰稍有些愣神,袁耀忽如其来的邀请,令她猝不及防。</p>

“公子,这不好吧?”</p>

“这没什么,蔡姑娘原本便是关东人士,只因曾经那残暴不仁的董卓倒行逆施,强行迁都才迁移至长安居住,现您孤身一人且又号召诸士子帮了耀大忙,耀理当为你后续安危做考虑。”</p>

此话一出,袁耀眼神里透着无比真实的目光。</p>

他的确想带走蔡琰,不愿这位大名鼎鼎地才女依然遭受原史上那般悲惨的境遇。</p>

历史上,李、郭等西凉军火并时引起了关中大乱而令匈奴人眼见有机可乘便纷纷牧马南下劫掠寒地。</p>

而蔡琰便是于此而遭受了匈奴人俘虏。</p>

连番劝说下,蔡琰才略微有所动摇,袁耀见状,不由再度添一把火道:“听闻蔡姑娘自蔡公逝后,便立志想将先父未完成的著书编译完成。”</p>

“耀想,或许文学底蕴浓厚关东之地更易于著书吧?”</p>

一番番的劝说下,蔡琰终是应承下来,迁往关东。</p>

而就在此刻,崔州平自然也是不负所望,为袁耀在天子前谋得一官职,赐封为振威中郎将一职。</p>

安顿好诸事,袁耀安排百余士卒护佑蔡琰、崔州平安危,待事成以后便护卫着向东离去。</p>

随后,又令黄忠遣一军先行赶赴潼关一带寻隐藏地带驻扎,以便接应他安然回返。</p>

离间分化西凉诸将,此策一旦建功,那势必会遭受到李傕的报复。</p>

这一点,袁耀自然有所预料,故此在实施离间计前,便缓缓的安排好了退路。</p>

……</p>

夜幕降临。</p>

槐里大营。</p>

厮杀将近一日,双方军士都已是身心俱疲。</p>

军营里陷入了寂静之中,诸士卒早早的进入了梦乡酣睡,以缓解一天的疲劳。</p>

段煨主帐里,此刻却悄然无声的迎来了不速之客。</p>

“袁公子?”</p>

“汝是如何进来的?”</p>

瞧着袁耀身席一副夜行衣,揭开头顶上斗笠,段煨陡然拔剑,厉声质问着。</p>

“段将军,不要如此惊慌嘛,本公子此来并未有恶意,只是愿与将军结识一番罢了!”</p>

说着,他沉声道:“本公子知晓将军在疑虑为何我能够悄无声息地出现吧?”</p>

“实话实话,贵军的军纪当真是太过散漫,想混进来太过容易了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