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神秘之族(2 / 2)

战族传说 龙人 0 字 2021-10-03

他的死敌也即是你父亲牧野静风。”</p>

顿了一顿接着道:“你父亲拥有这部刀诀本是顺理成章之事因为刀诀就是你父亲的</p>

师祖所创但如今你父亲已成为风宫宫主性情大变若再得此刀诀实非武林之幸。</p>

正因</p>

为如此为师才让你插手此事你也是此刀诀的传人拥有此刀诀并无不妥。”</p>

牧野栖道:“师父所言极是先前弟子还觉得身为人子与父亲争夺刀诀委实不孝</p>

经师父一番教诲方让弟子顿悟!”</p>

天儒淡淡一笑:“你能在短短五年内由‘人’级弟子升为白道‘山’字堂统领足</p>

见你的才智怎么可能想不到这一点?只怕是要向为师父灌**汤吧?”</p>

牧野栖略显尴尬地一笑。</p>

天儒手捋长须道:“你入黑白苑已有五年武功进展亦是不小但师门中事为师一</p>

直未向你提及你可知是为什么?”</p>

牧野栖思忖片刻摇了摇头。</p>

天儒的眼中又有了清冷之色如同清冷的月亮遥遥而不可及。</p>

良久他方开口道:“为师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师门来历极不寻常同时师门弟子</p>

又肩负着极不寻常的使命。可以说其责重于泰山。所以若非有坚韧不拔之志凡</p>

脱俗</p>

之才者根本无法承受这分责任所带来的压力一旦知道师门的秘密极可能在这分压</p>

力面</p>

前选择了逃避如此一来于师门大业必有弊端!</p>

为师曾提及你有一位从未谋面的师兄当年就是因为他在了解师门所肩负的重责后</p>

自觉无力承担一味回避为师一怒之下方将他逐出师门。其实你这位师兄为人</p>

颇为</p>

正直对为师也是尊重有加可惜他太过仁厚为人虽佳为事则不宜……“牧野栖</p>

静静</p>

地听着他早就对师门的来龙去脉心存好奇但师父天儒一直避讳莫深他也从不多问。</p>

也许今日就是揭开心底这个谜团的时候了。</p>

天儒继续道:“五年来你在黑白苑的作为有目共睹年纪轻轻就成了白道‘山’字堂</p>

堂主众人皆心服口服无人认为是为师存有私心。为师相信如果世间真的极少有人</p>

既能</p>

有习练本门绝学的天份又能承担师门重任那么你一定是这极少几个人中的一人!”</p>

牧野栖惶然道:“师父过誉栖儿怎敢担当?”</p>

天儒摇了摇手道:“知徒莫若师为师决定今日就将师门中事告之于你。”</p>

牧野栖肃然而立静静聆听。</p>

天儒以一种悠远得如同来自天边的声音缓缓地道:“追根溯源我们的师门是源于数千</p>

年前……”</p>

饶是牧野栖已做好了心理准备听得这句话仍是不由‘啊“地一声轻呼很是愕然。</p>

他忍不住说了一句废话:“数千年前离现在岂不是很远?”</p>

天儒点头道:“不错那还是在黄帝大战蚩尤之时!”</p>

牧野栖好不容易才忍住没有再次惊呼出声天儒缓缓道来向牧野栖道出了一个古老的</p>

近乎传说的故事。</p>

也许以“故事”谓之并不准确因为它是真实地存在着。</p>

远古时期有上古五帝:黄帝、炎帝、太昊、少昊、颛项。</p>

其中太昊、少昊均为东夷部族的领袖颛项为黄帝轩辕氏之孙。</p>

炎黄部族则源于渭水而逐渐扩展至中原炎黄二帝便为华夏万民之祖。</p>

有圣神便有魔。</p>

东夷部族有黎族兴起于翼南其君蚩尤生性好战嗜杀残暴如魔欲与黄帝一争天下。</p>

其时黎族势力颇盛而蚩尤擅铸兵器精通兵战初战之时黄帝曾九战而九败蚩尤</p>

亦因擅战而被后人奉为东方八神之三曰为兵主!</p>

但黄帝性情仁厚乃人心所向蚩尤之魔心终使其部族成为不义之师此消彼长黄帝</p>

与蚩尤渐渐互有攻守互有胜负。</p>

蚩尤暗中游说太昊、少昊二族与其结盟与黄帝约战涿鹿!</p>

蚩尤以为必是胜券在握于是留下后着未让他最倚重的四大战将屠城、虹霓阴雾、</p>

风角参与涿鹿之战而是令四人在自己战胜黄帝之后立即攻袭少昊、太昊二族以免</p>

与他</p>

们共享天下。</p>

没想到因为缺少此四员战将而致使蚩尤大败在黄帝之师的冲击下蚩尤部族的部分被</p>

杀被俘另一部分则在四战将的率领下隐匿暗处以图东山再起。</p>

而黄帝亦察觉蚩尤四战将莫名失踪他心知此四人一日不除天下就一日不得安宁。</p>

黄帝遂命他最为倚重的四士圣儒、孙战、墨显、祖玄以及四士之子孙都需时刻提防蚩</p>

尤一族及其后裔不可让他们趁势作乱夺得天下陷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p>

说到这儿天儒的眼中掠过一丝极为复杂的神情一一这其中甚至包含了痛苦与无奈。</p>

牧野栖捕捉到了他的心中莫名一动。</p>

天儒轻吁一声道:“本门师祖就是黄帝四士之一的圣儒自圣儒师祖算起你已是</p>

儒门第六十六代弟子了。”</p>

牧野栖目瞪口呆!</p>

他的异常神情早在天儒的预料之中当年他对第一名弟子——即牧野栖的师兄提及师</p>

门来历时那一名弟子的神情比牧野栖更为惊愕。</p>

天儒自顾继续道:“先圣孔子乃我儒门第三十六代弟子在世人眼中他是一个追求仁</p>

义道德的儒圣周游列国可谓是我儒门最有声望的弟子了但世人却不知他周游列国</p>

的真</p>

正目的。在孔子五十五岁到六十八岁的十三年间他曾到过卫、匡、蒲、曹、宋、郑、</p>

陈、</p>

擎、晋、楚。在花甲之年他还如此不辞辛劳地奔走是因为我们儒门每一代弟子都肩</p>

负着</p>

一个共同的使命那就是辅佐明君抑制凶残无道者。也正因为孔子是儒门弟子身负</p>

武学</p>

周游列国虽是战乱不息之时但他却能安然归回世人虽对此略有所察但历代君主都</p>

不愿</p>

他的臣民擅武所以对孔于身怀武学这一节隐去不提只将他的‘仁义’之学传布于天</p>

下!”</p>

“孔子之后数百年又一儒门弟子显赫一时他就是西汉武帝时的儒生董仲舒他推出</p>

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说促使儒家地位空前高涨其实他的这种做法已有悖</p>

于我</p>

师门始祖圣儒的宗旨因为如此一来引起他人对我儒门中人的嫉恨给蚩尤一族后人</p>

可乘</p>

之机!”</p>

“但无论孔子还是董仲舒他们都做到了极为重要的一点——不在江湖中抛头露面显</p>

露武功!这也是儒门弟子最为重要的一条戒律!”</p>

牧野栖张了张口欲言又止。</p>

天儒接着道:“你是想问如此一来儒门又如何能匡扶正义是也不是?”</p>

牧野栖点了点头天儒道:“师门之所以设下此戒律是为了不过早暴露师门的力量</p>

以求一旦蚩尤一族后人作乱时能起到突袭之效!所以在对付蚩尤一族时无疑可以</p>

显露</p>

武学而风宫即为蚩尤旗下战将屠城的后代!”</p>

牧野栖心中暗自惊讶不明白师父对此隐密之事怎会知晓得如此清楚师父是师门传</p>

人了解师门中事在情理之中但作为师门大敌的风宫他们又怎会让师父知道其底细?</p>

他的神情没能瞒过天儒。</p>

天儒道:“至于为师如何知道风宫的来历待到时机成熟为师自会告诉你。多少年来</p>

师门弟子一直默守戒律竭力隐匿自己的实力所以历代武林真正的最强者也许根</p>

本不</p>

是为世人所熟知的人物而是隐匿于暗处的人这其中既有黄帝四士的人也有蚩尤</p>

一族</p>

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