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玄关一窍(2 / 2)

“情与貌,略相似啊……!”

………………

洪康问道:“何谓“玄关一窍”?”

有关“玄关一窍”的记载不少,而且名字也有很多。

但是大都说法不明,如雾中观花;更有的两者说法完全相悖,如今有张三丰这位真高士愿意传授,洪康自是欣喜。

要是自己去钻研,不知要耗费几多时间!?

就像是针锋上打一筋斗,电光中立一注脚。

张三丰答道:“玄关者,万象咸寂,一念不成,忽而有感、感无不通,忽而有觉、觉无不照,此际是玄关也。”

“然则玄关之在人,如石中之火,电中之光,顷刻不见,难以捉摸。”

“此窍也,乃真心、真性、真精、真神、真气之所自出,而玄关者为之机括耳。”

“所谓的“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便是如此啦!”

“故而,能开辟“玄关一窍”,即得证先天妙境!!”

“那会儿,便可时时与天地相呼应,源源不断的吸纳天地精气,补足己身。”

洪康一震。

他先前就觉得“玄关一窍”无比重要,可从张三丰嘴里得知其妙用后,才知道其重要性。

若能源源不断的纳天地精气于己身,自己开辟穴窍的速度不得大大加快!!

洪康诚恳地朝张三丰拱手拜谢,行了半师之礼。

“还请张真人教我。”

向比自己懂得多的人求教,并不丢人。

张三丰说道:“此窍乃是“通天之窍”,执己不是,离己也不是,谁知一点元阳,明明洒洒在己身玄中高处,隐藏于不内不外之密处,内外一气牵连。”

洪康若有所思。

张三丰的声音逐渐变得空旷幽远:“入定之时,有先天祖气自虚无中来,悬于目前如明月当空。”

“片刻,只觉混沌一片,惟恍惟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洪康一边听一边对照自己所学

张三丰的这段话和《道德经》第十四篇暗暗契合。

其言曰: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张三丰的声音继续:“至此,不知所以,不知有象,只觉先天祖气忽的变亮,竟是犹如太阳炙热悬空,先天祖气仿似大鼓相吸,而老道的身躯意识亦是犹如鼓棒相迎。”

“至此,鼓棒相合而如同棒击鼓,速度愈来愈快。”

“在冥冥中,突然脑中一开,身心俱震……”

“老道只觉得头脑仿似爆开,径通周身,关窍齐开,骨节如断,酸软如绵,通体光明,只闻得千钟雷呜,万道霞光,灵明内外,琳琅满空,雷轰电击,撼通乾坤。

“全身轻快安乐无比,周身酥软麻木,有瞬间施化之感,”

“身心一片光明朗彻之感,心神豁然洞开,通身洞彻,横无涯际,好似天塌地陷,却又不知有山有水,不知有天地人我…………”

洪康惊问道:“竟有如此异象?!”

张三丰说道:“那时,老道只觉得眼前茫茫金光无涯无际,突然间不知我是谁?不知我的身体在哪里?呼吸仿佛已经停止,周身的关窍好像又都能呼吸,身心内外一片光明,身体已经融入太虚…………”

“这些异象,皆在通玄关后可验。然,亦是说不尽的,随人根器,各现殊胜。”

“根器不足,蹉跎一生,也无缘“玄关一窍”,最后或许会落得半信半疑之态。更有甚者,以为是道人故作玄虚,哄骗世人。”

洪康说道:“此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须自己信得过方真。不然就是外道了!”

张三丰叹道:“道友所言正是。”

“所以人身造化同天地也。”

他起身长立,对天仰望。

“谁能醒悟人人有个“通天窍”,人人有味长生药,”

“人人有个炼丹炉,人人有个上天梯,”

“人人有个人不识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