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包拯断案(1 / 2)

大宋北斗司 月关 0 字 2021-10-04

 后宫,花园中,花团似锦,沁香扑鼻,一群群蜜蜂和蝴蝶在花丛间轻舞,翩翩如画。</p>

花园一角凉亭中,石桌上,一只巴掌大的紫砂茶壶正汩汩作响,从壶嘴中冒起腾腾白气,茶香飘溢,沁人心脾。</p>

刘娥一身凤袍,长襟宽袖,端坐亭中椅上,雍容而华贵,令人不敢直视。只是她当初心血消耗过度后留下的花白头发,却俨然尚在,显出几分孤寂苍凉。</p>

此时她面向花圃,似在赏花,但双眼失神,目无焦点,不时感慨轻叹,好似在缅怀着什么。</p>

刘娥身后不远处,两个中年宫娥垂首而立,大气也不敢出一口,像两只战战兢兢的鹌鹑,若有人能看到她们眼神,必然能从中看到深深的惧意和惶恐。</p>

她们怕皇后,非常怕!</p>

不但她们怕,实际上,此时的宫中,除了小皇帝赵祯,就没人不怕她。</p>

究其原因,实在是这一年来,宫里死了太多的人了。</p>

真宗时,宫中三千禁军,可到了今日,除了当日护卫太子皇后的那两队人马外,余者尽斩,全部换上了新人。</p>

原本八百宫廷武士,此时更几乎换了个遍,原本那些人下场自也不用多说。</p>

至于太监宫娥就更不必多提,几乎死了九成。</p>

当日效忠太子皇后的那些几乎都被雷允恭给杀干净了,剩下的一些都是雷允恭手下,等赵祯继位,刘娥垂帘,他们又岂能有好下场?</p>

这一场大清洗,可谓是前所未有的干净,彻底,雷允恭所遗留的手下,几乎一个不剩,全部斩尽杀绝。</p>

而正是这种狠厉的手段,也让世人很快明悟,这位太后可不是一位软弱可欺的弱女子。</p>

也正是刘娥这一系列毫不留情的大清洗,让她迅速在朝廷中建立起权威。</p>

也正是因此,才能在太子继位短短一年时间里,就稳定了朝堂,安抚了地方百官。</p>

按说,像她这种狠厉的手段应该引起哗然非议,可奇怪的是,朝中百官对此却好似视若不见般,任他施为。</p>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一者在朝臣看来,无论是太监还是宫娥,这些人都只是皇室家奴,生死全在皇家一念间,就算无罪,杀也就杀了,没人会为他们说话。</p>

再者,当初若非这些太监阉人做乱,又岂会闹出后来那么大的事情?</p>

而禁军侍卫,宫中武士,这些人虽然不同,可当朝廷事后查去,马上发现他们多多少少都与雷允恭有些关联,甚至有些人还与当初太祖手下的大将们有着隐蔽的血缘关系。</p>

这是什么?这是隐患,这是祸根啊!就算是刘娥能忍,朝臣们也不能忍啊!</p>

从雷允恭的态度中就能看出,在太祖一脉后人眼中,如今的大臣,文武百官,几乎个个都是叛徒,若非他们背叛了太祖皇帝,岂会被太宗后嗣承了大宝?夺了天下?</p>

虽然大家都忠于赵宋皇室,可太祖和太宗毕竟不同,到了如今地步,更是水火不相融了。</p>

可以说,不管以前如何,发展到现在这种情形,无论双方愿意与否,都已经没了缓和余地,成了不共戴天的死敌了。</p>

既然都是敌人了,谁有病啊,还为他们说话?</p>

况且在这种敏感时候,谁若心慈手软,或是为对方说话,难免会被人认为立场不坚定,政治不正确……</p>

偌大朝堂里,有这种傻蛋吗?</p>

是以,当刘娥高举屠刀以狠辣手段进行雷霆清洗时,才没引起朝臣的非议诟病,不但没有诟病,甚至大家都默契的不提此事,就好像那些被斩尽杀绝的人都从来没出现过一样。</p>

冷酷血腥,诡异却又合理,令人不由唏嘘,这就是政治,这就是现实。</p>

俗话说,一将功成万骨枯!</p>

而一位新帝登基,自然也少不了鲜血铺就。</p>

赵祯年纪还小,更没有这种狠辣手段。作为他的母亲和依靠,刘娥自然要为他着想。</p>

结果大家都看到了,成千上万条人命,如湖海般的鲜血,都被刘娥拿来浇灌江山,稳固天下。</p>

她残酷吗?没错,她很残酷。</p>

可她若不这么做,能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让江山稳固,天下归心?</p>

笑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