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诛心之言(2 / 2)

一方面领导要来检查时,粮食部门已经提前通气了;再者,通气时就确定具体打开的仓库。不用说,这个仓库肯定是满的,实在不行就突击从其他粮库调粮。

实在来不及的时候,就在一些空置的粮仓门口贴上封条,门内放有一些刺激姓味道非常浓烈的药物,就说正在熏蒸杀虫,不适宜打开仓库。

当然了,所有的账目做平,毫无任何破绽。

最为关键的是,一些领导没有突击检查意识,不过是走走场子。或许这些领导非常聪明,一眼能够看出问题所在,但大多数上级都会装聋作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道理很简单,下级需要政绩,上级更加需要政绩,而上级的政绩就是建立在众多下级的政绩之上!

“这些硕鼠,把国家的粮库都偷吃的差不多了。”徐蕾也禁不住很是气愤地说道,“你们小耒县粮库虽然存在不少问题,也有好几个粮库贪官,但和这个粮库的官员干部比起来,只怕是小巫见大巫了。”

“是啊,能够调动这么多载重卡车,本身就需要很大的能量。”葛教授点了点头,算是同意徐蕾的看法,“更别说,一路上运输的都是粮食这样重要的物资,各地收费站居然没有人盘查,可见这些人的能量有多大!”

“家涛,你对这种现象好像是见怪不怪,难道你对这其中的猫腻早就一清二楚?”徐蕾一直在偷偷打量着李家涛,终于忍不住问了一句。

李家涛苦笑了一声:“你这个大记者这段时间可是在专门调查国家储备粮的问题,我再厉害也没有你清楚呀。”

葛教授那双看似浑浊的眼睛却是一直紧紧盯着李家涛脸上的表情变化。可是,让葛教授失望的是,自己新收的这个学生好像一直很淡然,波澜不惊!

“家涛,你大学毕业的时候敢于写《奔小康,敢为天下先》和《发展就是硬道理》那样的文章,那可是朝气十足,充满理想与抱负。”葛教授就有些不满,也有激将的意思,“怎么?参加工作不到一年,就对官场上的这些怪状都能够容忍了?”

“老师,家涛要是能够容忍,就不会让我去调查小耒县的粮库啦。”徐蕾却是马上替李家涛打抱不平,“您也说了,整个楚南省的国家储备粮问题,最先就是家涛把它捅出来的。”

一听这话,李家涛却是马上警惕起来:“老师,您怎么认定储备粮问题是我捅出来的?”

葛教授虽然是经济领域的泰山级人物,脑子里却哪里有李家涛这么多弯弯道道啊,想都没有想,就笑着回答:“我这个老头子又不是孙悟空,可不会七十二变,哪里知道家涛你一天到晚在做什么事情啊。实话对你说吧,楚南省的省委副书记赵东方是我一个老朋友的儿子,这次来楚南省搞调研就是我那个老朋友请我过来的。我本来都没有马上答应下来,可后来赵东方提到了你的事情,我才勉强答应下来的。”

顿了顿,葛教授接着说道:“你以为我这个老头子吃饱了撑着,没事干跑到楚南省来搞调研?”

“老师,楚南省的国家储备粮食问题现在的牵扯面太广了。”李家涛知道自己要是不说点啥,只怕葛教授连自己这个弟子都不会收了,只好斟酌着说道,“现在一切都变得扑朔迷离,我实在不想您老和蕾蕾再陷到这个泥潭里来。您老也知道,能够调动这么多粮食,而且一路上无人盘查意味着什么样的能量。”

“我都一把老骨头了,怕啥?”葛教授有些意外地看了李家涛一眼,看来李家涛知道的东西只怕比赵东方嘴里说的还要多。

李家涛沉吟了好一会儿,才沉声道:“老师,您想想,既然赵书记请您来楚南省搞调研,为什么这么多运粮的卡车都能够安然无恙地通过各地收费站呢?”

李家涛说到这里就停住了,往下是一个字也不肯再说。

事实上,李家涛这话如果传到省委书记赵东方耳朵里,那已经算得上是诛心之言!

事实上,李家涛这话里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赵东方只想要一个调研结果,第二层意思是赵东方身为省委副书记,却放任违法犯罪事件发生,却充耳不闻。无论是哪一层意思,都是李家涛对赵东方这个省委副书记的大不敬。

“嗯。”葛教授却很是认真地思考了一会,才非常严谨地说道,“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赵东方这个省委副书记考虑问题不周全,太疏忽大意了,但这一点基本上可以排除。二是楚南省有人的权力比他还要大,赵东方也阻止不了,所以这些卡车能够通行无阻。三是赵东方或者其他人故意放过这些载重卡车,不想打草惊蛇。四是赵东方根本不想找出根本的问题点,而是只需要一个可用的调研报告。至于调研报告到了赵东方手里,他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李家涛笑了笑,却是不接葛教授的这个话题。有些话葛教授能说,因为他是赵东方的长辈。可这些话李家涛是万万不愿意说出口的,因为赵东方是楚南省的省委副书记,是李家涛的上级的上级的上级……官场就是这样,有很多事情你可以心知肚明,但绝对不能把它说出来!在官场上行走,如果心里藏不住东西,那往往会闯下弥天大祸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