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第七章辟谣(四)(2 / 2)

张夫人闻言脸色微变,旋即出娇笑道:“谣言止于智者,太史将军多虑了。”</p>

太史慈却意味深长道:“不然,有些事情还是防患未然得好,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到那时再回已百年身。”</p>

张夫人听得一呆,她哪里听过“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已百年身”这等精辟的句子,更不知道此句乃是清人魏子安的《花月痕》中的句子,只是觉得这句话大有看破人生的意思,而且此刻从太史慈的嘴里听来,似乎还有别的味道,难倒是看破了自己的居心?</p>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张夫人吓了一大跳,不由得心中更加警觉,不过却不想被太史慈看出来,口中却道:“早听太史将军文采过人,惊才绝艳,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难怪郭嘉先生提起先生的警句会对妾身赞不绝口了。”</p>

太史慈眼眉一挑道:“哦?奉孝也像你提起过我作诗的事情?”</p>

张夫人一愣,不明白太史慈什么意思,心道:“郭嘉先生对太史将军赞叹非常。”</p>

张夫人这么等于根本就没有回答太史慈的问题,把球又踢回给了太史慈。岂知这事情根本就难不住太史慈,要知道郭嘉本身对吟诗作赋不感兴趣,和太史慈在一起的时候很少谈论诗歌,简直就是屈指可数,所以若是郭嘉向张夫人称赞自己的文采的话,太史慈绝对可以猜出来那大概内容,再加上墨姬的事情,太史慈心中马上就有了答案出其不意地微笑道:“夫人的不会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和‘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两诗。”</p>

张夫人闻言脸色大变,有一种完全被太史慈看穿自己心思的感觉。勉强笑道:“太史将军明鉴,正是这两句。”</p>

太史慈冷哼一声道:“只是不知道夫人有没有和墨姬这两句诗呢?”</p>

张夫人听到这里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娇躯一震,如畏鬼神般得看着太史慈,不明白眼前这男人为何会如此神乎其技的出事情的真相。</p>

太史慈面上微笑,脚底下却伸到桌子底下踢了郭嘉一下,要他不要乱动。早就知道郭嘉聪明,两个人话到这份上,郭嘉要是再听不出什么来,那可真的有愧于青州第一军师的称号了。</p>

</p>

张夫人面对太史慈的问题完全不敢回答,太史慈大有深意地看了张夫人一眼,转变话题道:“不这些无关痛痒的事情了,其实找夫人来正是奉孝的主意,奉孝以为冀州事务只有夫人才能得清。我也是这个意见。”</p>

张夫人见太史慈并不在墨姬的问题上纠缠,大大松了一口气,对太史慈道:“奴家见识鄙薄,实不足以明公之志。”</p>

太史慈笑道:“其实我只想问一件事情,就是冀州别驾的这个官职给奉孝的话,张夫人有什么看法?”</p>

张夫人略一迟疑,才道:“其实下午我子甄俨的意见就是奴家的意见。”</p>

太史慈心中大乐,这个张夫人开始屈服了,看来她已经察觉到自己的图谋被自己知道了,却又不知道自己道理知道多少,所以才出现在这番话来,算是有限度的实话实。不过太史慈却不会放过她,决定要乘胜追击。</p>

想到这里,太史慈摇头道:“我劝夫人还是打消这个念头,奉孝本身就不愿意当这个冀州别驾,而且奉孝乃是军事人才而非政治人才,冀州别驾真的很不适合他。”</p>

张夫人没有想到太史慈美其名曰是和自己商量,结果却斩钉截铁地回绝了自己,不由得有恼怒道:“其实这事情本就该太史将军一人了算,奴家又有何言权?只话奴家觉得奉孝先生还是最合适的人选,不但对我冀州熟悉,而且知道青州改制的种种……”</p>

太史慈打断道:“夫人难道没有听见我在什么吗?奉孝对内政并不在行,我青州改制时,奉孝人在冀州,对改制不甚了了,岂可担此重任,我有更好的位置安排给奉孝。”</p>

张夫人皱眉道:“那我冀州又怎么办呢?”</p>

太史慈哈哈笑道:“夫人莫急,山人自有妙计。”言语中有着不出的强大自信,听得张夫人心头一震,看向太史慈。</p>

只见太史慈神秘一笑道:“冀州我自有安排。”</p>

张夫人不明所以得看着太史慈,不知道太史慈有什么主意可以比自己的提议更好。</p>

太史慈心中冷笑,他当然知道若是自己不让郭嘉大力冀州的话会有许多人不满,尽管他们不知道张夫人的居心。</p>

想到这里,太史慈笑道:“我准备在冀州停留一段时日,毕竟身为冀州刺史不在冀州改制时呆在冀州,怎么都不过去。反正青州无事。”</p>

张夫人没有想到会是这种结果,的确,太史慈亲自打理冀州事务,谁能出什么话来?不过这对甄氏家族绝对不利。</p>

想到这里,张夫人娇笑道:“这倒是个好主意,不过太史将军莫要忘了,将军不但是冀州刺史和青州刺史,将军还是兖州刺史,将军不能总是带着冀州吧……”</p>

太史慈阻止她下去,笑道:“兖州的事务我当然不会放下,只不过兖州不像冀州这般复杂,兖州别驾我早有人选,而且非常合适。”</p>

张夫人愕然道:“谁?”</p>

太史慈喝了一口茶水,悠然道:“当然是深明我青州改制之道,又是兖州土生土长、且对兖州了解非常、在兖州人望极高的文士——伊籍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