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党务礼(求收藏)(2 / 2)

恶奴 傲骨铁心 0 字 2021-10-07

大约半个时辰后,突然有一个清军佐领对着人群高声吼了一句,然后营盘门口出现四名永陵总管衙门的官员,在他们的身后则跟着十几名身着正蓝旗盔甲的清军。</p>

永陵总管衙门及永陵八旗旗署都是康熙九年才设立的,下设总管一员,翼长两员、八旗满洲防御十六员,笔贴式两员,所辖永陵护军马兵共七十五名。因永陵地处八旗正蓝旗辖地,所以这些官员和护军都是从正蓝旗抽调的。而负责监视看管赵强他们这些吴军青壮的却是开原、凤城、铁岭、抚顺等地抽调过来的八旗驻军。一旦永陵修缮结束,这些从各地抽调而来的八旗军便负责将吴军青壮们押回宁古塔和尚阳堡,然后各归驻地,与永陵总管衙门与八旗旗署并无统属关系。</p>

赵强上过永陵,所以知道这些正蓝旗的清兵是永陵的护军,不过为首的那位戴着蓝宝石顶戴、穿着九蟒五爪蟒袍被服的官员却是不认识。后面那两个六品的骁骑校他倒是看过,只是不知道名字,最后一个则是赵强曾与之说过一句话的笔贴式进保。</p>

见一行人进了营盘,为首的那名官员与几名清军佐领在交谈什么,齐壮有些疑惑的问赵强:“强哥,那三品官是谁?他们来这干吗?”</p>

赵强摇摇头:“不知道,我只认识那个笔贴式进保。”</p>

在二人身前站着的潘常清闻言扭头朝后低声道:“此人是现在的永陵总管党务礼,满洲正蓝旗的人,当年曾到过贵州差办王爷撤藩的事,只不过那时他只是个小小的兵部郎中,没想现在倒成了正三品的大员了。”说到这里,潘常清顿了一下,有些唏嘘道:“当年我曾追捕过此人,不过却被他跑了,真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不想今日此人倒成了高高在上的大员,而我却成了阶下囚。”</p>

党务礼?赵强没有在意潘常清的唏嘘,倒是对这个名字觉得有些耳熟,在脑子里努力回忆了一下,才想起《清史》中提到过他是康熙十二年被差往贵州备办吴三桂搬迁所需夫役粮草、船只的兵部郎中,与他同去贵州的还有户都员外萨穆哈。据《清史》所言,这二人到了贵州后,时为云贵总督的甘文焜最先把吴三桂在云南造反的消息密告了他们。当时的贵州提督李本琛已决定响应吴三桂起事,他给贵州巡抚曹申吉写了封密信,约他起兵响应,不料此信被甘文焜截获。甘文焜震惊之后意识到事态十分严重,认为党务礼一行继续留下筹备搬迁事宜已无必要,当前最紧迫的是速返北京向朝廷报告吴三桂造反一事。于是立即安排党务礼与萨穆哈偷偷出贵阳,一路北上直趋北京。不过当他们行至镇远时,守将却不给他们驿马,二人无奈之下好不容易弄到两匹马躲过吴军追捕,疾驰至沅州方逃出吴军势力范围。在湖南境内得到当地官府补充的驿马后二人又日夜赶路,终于到达北京。一到北京,党务礼当即向康熙报告了吴三桂杀朱国治、扣留使臣的事,实为向清庭报告吴三桂造反的第一人。估计也是因为这件大功,党务礼才得以从一个郎中被提拔为正三品的大员吧,赵强如此想道。</p>

吴四见潘常清盯着党务礼看,便问道:“师爷,他一个正三品的总管来我们这干什么?”</p>

吴四的疑问也是赵强想知道的,因为自打和这些吴军青壮被抽调来永陵后,赵强从来没有见过这个替满清看守祖陵的总管大员,对他的突然到来也有些不解。</p>

一旁的钱林想了一下朝吴四道:“或许是永陵不需要咱们这些人了,他来通知咱们回尚阳堡?”</p>

吴四闻言点头道:“我看八成是。”</p>

潘常清却没有理会他们的话,众人正议论时,却见开城佐领桐柏突然走到前面的高台上,大声叫道:“你们都给我听着了,昨天夜里,总管大人的狗不见了,有人看见它往你们营盘来过,所以总管大人特地过来问问,有没有人见过那条狗!”</p>

“娘的,我还当什么事呢,原来是为了找条狗啊。这总管大人真***没事找事,堂堂一个三品大员竟然过来找什么狗…”</p>

吴四大咧咧的嚷了一句,好像这事十分好玩似的,却见身边的人都在盯着他看,不由一愣:“你们都盯着我干嘛?”</p>

钱林有些紧张的左右看了一眼,小声道:“吴四,昨晚那条狗到底是不是野狗?”</p>

吴四一惊,朝高台看了一眼,失声道:“好像是吧,不过那毛色又好像不是”</p>

钱林见吴四有些不肯定,急道:“到底是不是啊!”</p>

吴四也急了:“我哪知道是不是,那狗你们也见到了,你们说是不是野狗?”</p>

此段寻狗之事有些读者可能看了有些好笑,觉得儿戏,不过却是根据历史真实事件改变,为这条狗丧命的共有三百六十二名吴军旧部,死亡方式:一律砍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