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南下劫粮(一)(2 / 2)

恶奴 傲骨铁心 0 字 2021-10-07

最后赵强决定参与南下劫粮的部队分别是近卫师团的哥萨克大队、骑兵师团的一个大队,总兵力一千四百人。抢粮打草谷这种事情,不在兵多,在于神速,所以带两个大队兵力足够了,人带多了,反而坏事。骑兵大队是近卫师团第一联队的第一大队,大队百户郑国辉,原吴军两湖后附人马出身,两湖后附说的就是那些吴军北上后归附的原湖南、湖北的清军绿营人马,吴军将这些后降的人马一律称为后附军。郑国辉三十出头,以前是个伍长,个头很高大,却不是骑兵出身,一早干的是步兵,随赵强北上后被调入骑兵,属于半路出家的骑兵。但此人却好像天生就是干骑兵的料,马一上手,练不到半月,就能在马上保持平衡,冲锋时也不坠马,再后来打了几场硬仗后,他这骑兵算是干上手了,战功也立下不少,加上是吴军老底子,所以这次整编就从总旗提为了百户,领了骑兵师团战斗力最强悍的第一大队,算是骑兵师团乃至整个关宁军的模范队伍。</p>

郑国辉在绿营时就成过家,那时只有二十一岁,家中给他说的同村的姑娘,模样倒是长得一般,可是胜在贤惠,孝顺。国辉在军中当兵拿饷,她就在家中伺候郑的双亲,料理家务,还一人种着几亩地,村里人一提起这姑娘就挑大姆指,夸郑家娶了个好媳妇,国辉得了个好婆娘。对这媳妇,郑国辉也打心眼里喜欢,二老也满意,日子过得倒也算过得去,成亲第三年,媳妇就给他生了个大胖儿子,这下可把郑和他爹娘乐坏了,那一阵,军营里的兵都能看到郑伍长天天乐和得不行,逢人就打招呼“知道不?我当爹了,我媳妇给我生了个儿子!”</p>

好景不长,第二年也就是康熙十五年的时候,西边的平西王突然就起兵杀到湖南了,郑所在的绿营一仗都没打就反正了,带兵的游击把县城的知县老爷和几个旗人们给一刀剁了,带着郑国辉一帮部下投了平西王,从此郑就成了平西王的兵。从清军变成吴军后,头两年还算好,到处报捷,地盘占得是越来越大,清军一见吴军杀到,开城的开城、投降的投降、反正的反正,可是好景不长,也不知平西王爷怎么了,好端端的就停在长江边不动弹了。再然后,就是夕阳西下,大好局面昙花一现,真正的兵败如山倒。之后,郑被清军俘虏,和一帮“吴逆贼兵”被绑到了关外为奴。这一去,便一直到今天。郑被发配关外为奴后,家乡的情况一无所知,也不知爹娘可在,更不知媳妇有没有改嫁,儿子长多高。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郑国辉这么个三尺汉子自打到了关外后,日日所思便是自己那才几岁的儿子,梦里都寻摸着儿子长什么样了,吃得饱不饱,穿得暖不暖,家里有没有受自己牵连。这么个天天盼想着,郑整个人便如蔫了一般,往日的精气神再也聚不到他身上,就想着自己这辈子算完了,恐怕到死都见不着媳妇和儿子了,也不能再赡养双亲了。</p>

这么生不如死,一日不知一日的活了大半年,直到赵强在松山堡那振臂一呼,郑国辉才变了个人,寻思着要是不拼这辈子真没机会回去,要是拼了,倒说不定老天开眼,还能让他有生之年见到儿子。人一旦焕发希望,便如生机一般,自那之后,郑国辉恍若再生,端的是虎气生风,冲锋陷阵眼都不眨一下。就这么一刀一剑、一道道伤疤的从一奴隶成了关宁军的骑兵百户,而且掌的是关宁第一骑兵大队,前程更是无量。不过这些郑都没有放在眼里,也从来不去想什么荣华富贵,历次战功所得的奖赏他都放在一个包裹里,军中掳来的罗刹女人更是正眼都不看一眼,反正别人干的他不干,别人享受他不享受,因为他就想着早点杀回老家看儿子,除此之外,所有的一切对他而言都没有意义。因他不玩女人,所以就和娶了罗刹娘们为妻的马龙一样,成了一众吴军老兄弟的笑料,但凡老兄弟聚在一块,都不会忘记拿郑国辉和马龙开涮,对此,郑与马龙一样,呵呵一笑,既不接茬也不反驳,任他们说去。</p>

此次赵强亲调郑国辉的第一大队随他南下,看中的就是郑的沉稳,赵强一直留意部下众将们,看这当中有没有未来可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材,郑国辉便是他所看重的几个之一,因此这次南下便带上他,一来让第一大队和清军的八旗正儿八经交交手,二来也培养一下郑国辉,日后好委以重任。</p>

十一月十三,赵强率部到达首义城,将来意告诉吴四后,让他暂时指挥首义城大队组织城内居民成立一支运输队,与后续赶来的军曹后勤司配合,在赵强指定的地点等待,准备抢运劫取的粮食。吴四得知大帅要亲自去劫粮,不由劝赵强不要去,这事让他去就行,却被赵强婉拒了,告诉吴四你只要好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行。</p>

见赵强执意要去,吴四不好再劝,却是提到了他的几个结拜兄弟和潘常清,告诉赵强他想派人和他们联系联系,因为分散了这几个月,也不知他们情况如何,眼下关宁军风生水起,正是要用人的时候,他的这几个结拜兄弟可都是忠勇营的好手,潘师爷也足智多谋,要是能够联系上他们,对关宁军来说可是大大好事。忠勇和义勇二营是吴军中的最强营头,有这些老兵充实关宁军,好处自然颇多,但吴大他们现在是在尚阳堡,离此地将近一千里,这么远派人去联系他们,风险太大,不如放一放,等明年开春解决进攻雅克萨的清军之后,再广派人南下,联系各地起事,到时各地一齐动手,对占领关外更有帮助。因此赵强让吴四暂时不要联系他们,吴四听后,欲言又止,赵强也没留意他的神情,因为他正忙着对其他人交待事情。</p>

清军从盛京、吉林等地运来的军粮走的是水路,行进路线是“辽河——松花江——黑龙江“,辽河在清军腹地,赵强不可能带着这一千多人马大摇大摆的跑过去,而且辽河是始出发点,屯在那里的粮食不可能太多,而黑龙江又是目的地,那里不仅盘踞着俄国人,还驻扎着满清从各地调来的大军,所以赵强也不可能羊入虎口,把自己送上门去。因此唯一可能的动手地点只能在松花江。但问题是松花江这么长,鬼知道清军的中转站在那里,难不成带着一帮部下站在岸上看着清军的运粮船在眼前慢悠悠的驶过不成。不过不知道不代表就不去了,现在赵强还真的只能把希望放在松花江上,所以在首义城休整一天,安排好后续运粮队伍后,第二天他便率部南下了。</p>

赵强选择的南下路线不是从松山堡那里南下,而是从被关宁军抢掠过的墨尔根南下,据侦察所知,墨尔根城自从被焚毁后,清军便未在那里再设城置官,所以除了原先散落在墨尔根周围的小部落外,墨尔根方圆并没有清军的踪迹,而从墨尔根往南走上一百多里,再折向东南再走一百里路,就是松花江。这就是说赵强现在率部前往墨尔根然后潜到松花江流域,至少在时间上清军没有办法提前得知有这么一支人马出现在他们的地盘而加以防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