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崇文院(2 / 2)

恶奴 傲骨铁心 0 字 2021-10-07

与尚阳堡礼部给事中季开生、山西巡抚刘嗣美、湖南学政程学敏、工部主事周正光、江苏士子陆之文等六十多人以死相抗不同,宁古塔内的这些文人士子对于关宁军的到来大都持欢迎态度,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最大的原因便是宁古塔内的这些士子读人大多是因为文字狱及因反清而被流配关外,因此对于反清的关宁军,他们本能的便感到亲切与欢迎。另外一个原因则是宁古塔乃关外重镇,仅次于盛京,现在却被关宁军不费吹灰之力占领,可见关宁之实力,如附之说不定真有重振华夏之日。</p>

</p>

当然,在刘德奉命招揽他们时,从尚阳堡城头上取过来的陈梦雷等首级可是一一给他们验过的,内中意味,不言自明。</p>

吴兆骞深得巴海看重,但却是第一个出列愿意入崇文院的读人,在他的带领下,读人争先恐后表示愿为关宁军效犬马之劳。</p>

“文人,骨头轻,都是怕死的。说他们识时务亦可,说他们墙头草也可,总之,可用之但不能重用之。查一查,确系家主被杀,举族发配关外的可先行出任各地官职,其余的暂不要动,留在崇文院内观之后效。确实可用才用,心怀二心的就搁在院内,养着即可。”</p>

赵强并不太相信宁古塔内这些主动归附的读人,所以对刘德叮嘱了一下,当然,有一人的投附还是让他十分兴奋的。此人名杨越,素有游侠之号,有“五大”之称。这五大为:大个头、大脸盘、大眼睛、大胡子、大嗓门儿。可用“任侠慷慨”四字总结此人。</p>

杨越乃浙江人士,有举人功名,但自幼习武,可百步穿杨,力举石狮。据传于抗清名将张煌言有亲戚关系,犯事原因乃是不满当地学政,公然提诗骂之,结果被学政陷害,查其诗作,说其有反志,判其流配宁古塔。</p>

刚到宁古塔时没米下锅,杨越就在街头摆上地摊,拿自己的物品与当地人换粮食。杨越的妻子烹饪技术出色,夫妻二人在城西开了一座糕饼铺,生活也算有滋有味。当有人求艺的时候,他毫无保留,把从家乡带来的布帛、丝絮拿来与人交换,教当地人把人参、貂皮拿到市场上交易。见有不平之事,不顾其乃戴罪之身,常仗义出手助之,故在宁古塔流人之中,甚有威名。</p>

杨越与吴兆骞是邻居,两人交往密切,“谈心夜夜入三更”,和其他流人也是“雪窖联吟,冰天共酌”。</p>

此人可谓是文武双全,故而得知杨越愿附后,赵强即亲自接见人,一番面谈之后大喜之,授其卫队总旗一职,留在身边。余人如吴兆骞、方拱乾、吴振臣等人各在崇文院听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