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过年(2 / 2)

除夕夜的家格外温馨甜蜜,在宋朝这个年代甚至连监中的犯人也释放回家团聚。全家人团坐桌前,先是一餐“团年饭”,饭后合家团坐守岁。

而在卢家却有些不同,因为是经商起家,所以真正卢氏一门自己吃团年饭的很少,经常是和下属们一起过的,像是后世的年饭尾牙。年饭一般都摆在卢家的翠云楼上。

卢家下面地佃户和伙计连带家属有三万多人。不可能在一起吃这团年饭。也就是卢家生意场上地中高层以及卢俊义地亲信会携家眷参加。即便如此也有五百多人。幸好翠云楼够大。有一百多个阁子。可以容纳。每个阁子都是用那种易拉门隔开地。如果想把宴会场搞大。就把门都收起来。就会呈现一个很宏大地酒宴场面。宋朝地桌子并不大。一桌上只能坐上五六个人。这次年饭总地就要一百桌左右。

燕青原本年年都主持这样地年会。当仁不让这一年还是他。在燕青长袖善舞地主持招待下。大家都乘兴而来乘兴而回。

卢俊义为了笼络人心。在宴会之初就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那就是每个桌都要敬到。每个重要人物都要敬到。就这样。卢俊义喝了二百多杯酒。尽管这个时侯都是黄酒。度数普遍不高。也架不住这样喝。这酒地后劲很足。幸亏卢俊义常年练武身体强壮。胃和肝亦是不弱。再尝试着运用。除去年饭时送的奖金,卢俊义为了进一步笼络人心,从账房支取了一万贯,作为红包给下面的头头脑脑们。大家以前从未看到家主如此慷慨,开始一楞后来很开心的接受了,卢俊义开始逐步树立他慷慨大方的形象。

这春节对金瓶姐妹来说,意义更加不同,传说她们就是在一个新年间来到北京的。

记得十五年前的春节,天也是这么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卢府的仆人一大清早推开大门,打扫积雪时,听到有婴儿啼哭声。仔细看去,现有一个很大的襁褓放在卢府门前的石阶上。当时卢俊义的父母还都健在,仆人把襁褓抱进来给老爷、太太看。卢俊义的父亲卢有福看后脸色大变,一语不。卢俊义的母亲看到这两个孩子好生可怜,就命仆人将其养在府中。后来这两个丫头就慢慢长大知道自己身世后就死活不肯再做主子,宁愿去做使唤丫头,先是侍奉老夫人,老夫人因为老爷去世也伤心而去后就去照顾少爷卢俊义。很是奇怪,虽然是捡来的丫头,使唤丫鬟,卢俊义总觉得她们跟自己有种莫名联系似的,很亲切,就一直把她们当做自己妹妹一般看待,如同照顾燕青一样的照顾她们。

这三丫头来历不浅,据当时捡到襁褓的老仆王伯说,当时这襁褓里还有一个黄色的手绢,上面写着“此番弃女迫不得已,负心人你要好好养育我们的女儿”,据说这个还是血书呢。这个时代黄色的事物一般都是皇族的人去用,虽然平民们也可以用黄色手绢,但以防万一违禁宁愿不用,所以这两个丫头没准是赵宋皇族的人,但奇怪她们不应该不、在东京汴梁的紫禁城里吗,怎么会沦落到这偏僻寒冷的北京大名府地。另外卢府正在大名府南北贯通的大道边,此时辽宋已经缔结澶渊之盟,好几十年没有生大规模战争,所以南来北往经过大名府里卢府旁边的官道的辽人、宋人络绎不绝。辽人?没准会是辽国皇族里的什么公主郡主。虽然疑惑,但没有办法去查证,只好继续养着这两个丫头在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