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张叔夜(2 / 2)

李纲被陈东拽拉地跟头流水似地。卢俊义忙上前拉住陈东言道:“陈贤弟。你我皆可以前去给张大人送行。唯李纲不行。那蔡京心胸狭窄。谁去给张大人送行。改日必被蔡京那老儿视为敌人。李兄尚未殿试。还未授官。此时一言一行都关系前途命运。即便心中再多义愤。也不能让这小人从中作梗。”

陈东愣了一下。醒悟过来:“兄长言之有理。不知怎么称呼?”

李纲在旁介绍:“此乃河北玉麒麟卢俊义卢员外。”

陈东也是一文武双全之人。对于武功高强、人品出众之人也颇多赞赏。再加之宋朝乃中国封建王朝唯一不抑商地朝代。商人在这个时代并没很受歧视。陈东迅跟卢俊义热络起来。

陈东想了一下:“那好吧。李兄。你就在屋里温书。我跟卢兄两人前去送行就可以了。我会代你给张大人致意地。”李纲也觉得卢俊义言之有理。不再坚持要去。遂留在客栈。

这张叔夜先前曾出使辽国“宴射,中的。辽人叹诧,求观所引弓,以无故事,拒不与。还,图其山川、城郭、服器、仪范为五篇,上之”,扬大宋之国威,时下学子纷纷引为榜样偶像。络绎不绝的送行之人都是热血学子,冒着被蔡京老贼嫉恨的危险前来。

卢俊义也前来送行的一个原因跟这些学子一样,钦佩张叔夜出使辽国时的不卑不亢扬我国威,忿恨于蔡京老贼的嫉贤妒能、排除异己的卑劣行径。另外一层,他知道这张叔夜正是在原来的历史上打败并招安宋江的海州知州,日后没准就会成为他卢俊义的劲敌。

在正式的宋史记载,张叔夜二任海州期间,适宋江率梁山泊英雄好汉打到了海州。原来宋江等人在河北、京东一带举义旗,转战十郡,所向披靡,各地闻风丧胆,没有敢和他们正面交锋的。宣和三年二月,宋江义军欲攻打海州城。被张叔夜海上设伏兵,采取诱敌深入的计策,火烧宋江大小战舰和船只,擒义军副领卢俊义,逼迫宋江投降。因张叔夜平宋有功加直学士,任济南府知府。宋江投降后,义军余部及山东各方绿林围困济南,张叔夜考虑到寡不抵众,于是避其锋芒,采用缓兵之计拖延三日。至第三日夜,乘义军懒散大意之时兵五千人,大败义军。因功进龙图阁直学士、任青州知州。

卢俊义既然想利用梁山起义作为自己霸业的起点,那么张叔夜这宿命中的敌人不得不防,但此时此刻看着这忧国忧民的老人又怎的能生得出一丝敌意。

况且卢俊义想起张叔夜的人生结局,不由得唏嘘万千:靖康元年,金兵南侵北宋,张叔夜任邓州领南道都总管,率军抵抗,几挫金军。金兵再围京师,他率军驰援,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与围困东京的金兵恶战四天,为宋室的战略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但终因无后援,东京城陷,张叔夜负伤及两子被俘。金人欲立张邦昌为帝建“伪楚”政权,张叔夜拒绝签字,金兵只好把他押解北上,随徽、钦二帝入金。路上,张叔夜誓不进金人米水,在过白沟(宋、金边界界河)时,“仰天大呼,遂不复语”,与其两个儿子绝食而亡,终年六十三岁。一代名将走完了他悲壮的一生。真是好人没好报的典型案例。

张叔夜此人文武韬略俱为当时大贤,可惜奸相蔡京嫉贤妒能把持朝政,如此大才竟然被贬斥去草场,真是国之将亡必出妖孽啊。有赵佶这样的皇帝,有蔡京等六贼这样的大臣,卢俊义觉得这赵宋朝廷真是一点都不难推翻,怪不得女真人灭北宋势如破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