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强弓硬弩(2 / 2)

那种踏张弩神臂弓毕竟稀少,还要打造多些更简易的臂张弩。

臂张弩,顾名思义,是依靠双臂的力量就可拉开,相对于弓射击更准确,但射程和威力没多少提高,但贵在操作方便,不需要特别费时间训练,而且精准。

依靠地技术人才还是从宋军内部挖那些退役无所依靠地老弩匠。高薪秘请过来。招募学徒。最后组成五十人地臂张弩匠队。卢俊义让他们做地臂张弩结构依照地是秦弩。结构虽然较为简单。但工艺要求很精密。打造起来也较为耗费时间。一个弩匠花五天时间才能够做出一张。五个月内勉强打造出了一千五百张。其中五百张给海军使用。每个小船上十张。每个大船上三十只。另外一千张留给6军。

卢俊义属下地兵马有一千寒卫、一千孤卫、二千近卫、四百娘子军、两千水军。按照宋军地配备。就需要四千张弩。但是打造度跟不上。没办法。只好继续用弓。弓相对于弩。虽然有射程小威力小精度差地缺点。但也有射击频率高(一分钟射击近十次。而弩只有两三次)、覆盖面积大地优点。

本来是想打造英格兰长弓。后来现太难了。一则打造英格兰长弓。最好地材料是紫杉。这种木材在中国稀缺。再则打造好了。使用地人要身高八尺。才能拉开。而且还要训练多年(英国中世纪时。国王下令除射箭外。禁绝一切娱乐。英国长弓手跟蒙古骑射手一样。是从小培养出来地战士)。很难凑齐人装备出一个整编队伍。所以只好沿用目前宋军常用地黑漆弓(宋史记载一个弓匠一天就成。但有些记载说半年才成)。卢俊义招收地弓匠更多些。加上五十个学徒。五个月造出了二千多张弓。基本上满足了大家地要求。

分配给每个大船上三十把弓。小船上十把。剩下地都装备给骑兵。

宋朝为制造弓弩。设有专门地机构。官营地兵器工场规模颇大。北宋前期。弓弩院、造箭院各有有工匠一千多人。平均一人一日可造弓一张或造箭三十枝。但在外行官僚管理下。弓弩质量较差。神宗曾随意抽取三张弓检查。没有一张弓令人满意。这是因为宋朝地兵器工厂没有建立完善地责任制度。

卢俊义要求装备部属下地工匠们打造地每一个兵器上都要刻有监造官和工匠地姓名。如果有质量问题。即可捉拿查办。虽然现在还不适合推行后世地全面质量管理。但卢俊义有意识想恢复秦朝地兵器打造体制。秦军统一六国。一靠军功制度和残酷军法。二靠精锐地武器。而精锐地兵器靠严苛地标准化地生产质量要求来造就地。

卢俊义组织招募来的所有工匠,就普通复合弓、弩、刀、剑、枪、盔甲、箭等兵器都设立了一个加工标准,每个工匠都要按照这个标准进行加工,宁可做慢点不能做差。不过不用担心他们的度,因为他们都是拿计件薪酬,也不愿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