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海上之盟(2 / 2)

而现如今。赵从卢俊义地奏折上看到地。从高药师嘴里听到地。都是实实在在地事实。好似那燕云十六州唾手可得。赵忍不住心头狂涌地兴奋。不禁手舞足蹈起来。

听到梁师成、李彦、杨戬等人的咳嗽声,赵方稳下心神,让梁师成将卢俊义的奏折向朝堂上的重臣们宣读了一遍,因这次事关机密,只有三十多位重臣在场。

等下面朝臣嗡嗡的议论声平息后,方问询道:“各位爱卿现在对辽金局势都已有所了解,梁国公卢俊义献上的联金灭辽之策如何?朕以为可行。”

下面的群臣都腹诽道,既然圣上你已经圣裁,又何须问我们意见,一时之间鸦雀无声。忽然下面有人高声喊道:“圣上,此事万万不可!”

赵感到满腔热血被人当头泼了一盆冷水,心里一股无名火就冒了上来,定睛一看,原来是自己近来很赏识的一个人,知制诰翰林学士赵明诚,便冷哼道:“有何不可?”

赵明诚在青州遭受奇耻大辱,遂痛下决心,放弃金石之学其实就是考古学,将自己搜罗来的所有金石古董都行贿给了父亲的政敌蔡京老贼,曲意逢迎蔡京,使得蔡京对他越加信任,终于将他提拔为知制诰翰林学士,替皇帝起草麻制、批答及宫廷内所用之词,赵见赵明诚才学出众,学识渊博,也越加重用,像这等军国大事也让赵明诚随侍左右。

赵明诚一方面是憎恨卢俊义,凡他支持的我必反对,一方面是真觉得这个计策有问题,便道:“圣上,自大宋与辽澶渊之盟一来,两国世代友好,百年来并无大战,今我大宋为图私利,擅自背盟,如此背信弃义将如何取信于天下?且女真人果如高药师所讲,微臣则有一比,辽人如狼,金人如虎,即使大宋能取燕云十六州,亦不过前门驱狼后门引虎。到时候少了辽国做为友盟,女真人狼子野心,到时万一想攻我大宋,唇亡齿寒,悔之已晚!且卢俊义乃一介水寇,屡犯州府,有不臣之心,他这番献策岂知不是包藏祸心、用心险恶?”

赵闻听此言,脸色大变,冷厉道:“那以爱卿之意,如何能取得了那燕云十六州?”

赵明诚当此时失去了平素体察圣意的敏锐,他也不想想为什么蔡京、王等人不出言反对,便道:“微臣认为,只须我大宋与辽国再缔结盟约,言女真人想与我大宋结盟,辽国如想我大宋支持他平灭女真之乱,须得退还燕云十六州,我大宋方全力支持它。”

赵拍案大叫:“真乃书生之见,一厢情愿,没有兵力相架,辽人安能将十六州拱手相让?梁国公已然归顺朝廷,同殿为臣,明诚何须如此恶语相向。

朕听闻梁国公并未夺你妻子,乃是你殴打妻子在先,你妻乃大家闺秀、旷世才女,不愿忍受,方跟你签了一个什么离婚协议书,此事须怪不得梁国公,你无须事事都要揪住梁国公不放。赵明诚,你且退下。燕青,朕想听问你可带来了梁国公的高见?”

燕青面色如常,坦然道:“以辽国目下之孱弱,我大宋与女真夹击,取燕地易如反掌。到时得燕云故地而守,与女真划长城而治,自有泰山之固,何必如今日一般,被一纸盟约所限,进退两难?澶渊之盟岁币虽少,但民间皆以为耻,辽国孱弱,屡败于金,此乃天欲弃辽。联金灭辽乃顺应天意,合乎民心。如若不然,坐看金国尽取辽土燕地,悔之晚矣。”

赵听了这话,大笑道:“言之有理,朕意已决,梁国公全权代表朕,处理宋金同盟之事前期诸多事宜,若如前期谈定,则王为朕之特使,与金国缔结最终盟约。”

就这样,卢俊义派燕青通过海上,前往金国,表了宋国之意。完颜阿骨打闻言大喜,女真人虽然屡战屡胜,但终因人马稀少,无法扩大战果,如今有大宋缔结同盟相约攻辽,真乃喜出望外,燕青随后来往金国数次,便与金国商议定了。

一年后,宋重和元年四月,宋使王和金使完颜吴乞买阿骨打之弟,金太宗缔结盟约。盟约称:金取辽中京大定府,宋取辽南京析津府,辽亡后,宋将原给辽之岁币转纳于金国,金同意将燕云十六州之地归宋朝。因双方使臣由海往来洽谈,故称“海上之盟”。(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章节更多,支持作,支持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