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北辽灭亡(2 / 2)

辽天祚帝逃往夹山后。金兵沿着其逃亡地路线继续追击。

耶律淳被李处温等拥立为天锡皇帝另立政权后,为了求得生存,分别遣使向金、宋求和,均遭拒绝。尔后,虽然打败了宋军的进攻,但仍处于金、宋夹击之中。而其内部又矛盾重重,拥立他地辽、汉大臣互相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宋宣和五年二月,耶律淳称帝不到一年,就染病在身,他自知难以康复,密授李处温为蕃汉马步军都元帅,准备嘱以后事。

这时,又传来天祚帝传檄各郡,合诸蕃汉兵五准备于八月进攻燕京的消息。耶律淳大惊,集合大臣商议对策。李处温提出了”迎秦拒湘”之即迎立天祚帝次子秦王定,抗拒湘阴王天祚入燕京。耶律淳心虽不愿,却也无法可想,忧病交加,病情恶化,二月二十日,在内外交困,又急又怕中死去。耶律淳年六十,无于嗣,群臣议定德妃萧氏为皇太后,主军国事,迎立天祚帝次于秦王定为帝。

虽然随后数月内,萧干大败郭药师和刘延庆,断了南边宋军之患,却无力抵抗北边凶猛的金军。宋宣和四年四月,辽西南面招讨使耶律佛顶及云内,宁边、东胜等州均投降了金朝。接着,金围攻辽西京,辽将耿守忠领兵来救,金宗翰、宗雄、宗干各军6续赶到,宗翰率领所部从中路起进攻,其余金兵下马以弓箭射辽兵,耿守忠大败,金很快攻下西京。西京一失,辽西路州县部落随即土崩瓦解,纷纷投降金朝,天祚帝一直逃到天德军与阴山之间。

宣和五年,天祚帝得到夏崇宗的许诺,开始往西夏逃窜,途中几个儿子都被金军俘获。

宋徽宗虽然委任童贯为山西河东河北宣抚使,主持收复燕京事宜,然而对他的活动很不放心,故而派遣了一名姓李的内侍,微服混杂童贯的军中,密切注视童贯的一举一动,当他探知“燕京既失,州县复陷,人民奔窜”的实情以后,曾暗中密奏宋徽宗,宋徽宗立即以手札斥责童贯误事:“今而后不复信汝矣。”

童贯见到宋徽宗地手札大为恐惧,既然宋兵无力收复燕京,只好求助金国。他派遣王瑰由易州、飞狐前往云中拜见阿骨打,要求金国快些起兵,与宋朝夹攻燕京。阿骨打表示,金兵将于十月一日起兵,初五这一天可以到达居庸关,初六日宋、金合攻燕京。

辽萧后闻讯,五次上表乞和,完颜阿骨打不许。于是辽派劲兵守居庸关。金兵至关,恰巧生山崩,压死不少守卒,辽兵不战而溃,金银术哥一军顺利过关,向南推进。

由阿骨打统率的金国大军遵时于十月五日到达了居庸关,并占领了居庸关。

燕京城中的萧后和耶律大石当夜率领契丹车帐驻于城下,谎称野寨迎敌,抗击金军,实际上是做逃离的准备,宰相左企弓等人送行到城门以外。萧后表示,她要亲统大军,与金兵决一死战。言罢她与耶律大石一行人马连夜奔行,到达了古北口。在此萧后逃向阴山,投奔天祚帝,却被处死。

耶律大石往西而去,军队被金军打散,自己也被俘虏,颇受礼遇,后耶律大石逃出,许多辽人汇聚到他身边,一度与天祚帝汇合,但终不和出走。耶律大石招募万余众穿过回鹘西去,在中亚广袤的草原上开拓出了一片新天地。

萧率领奚人、海人东行去奚王府,成立了独立的奚国(萧氏本来就是奚族),退化成游牧民族,骚扰燕地。

宋宣和五年六月,完颜阿骨打进入燕京城。北辽知枢密院左企弓、虞仲文、枢密使曹勇义、参知政事康公弼等率大臣奉降表向金太祖请罪投降。金太祖命他们各守旧职,并令左企弓等抚定燕京所属州县。至此,辽的五京全都为金攻占。

北辽至此土崩瓦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