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宋末婚姻(2 / 2)

招得进士为婿。全家人一起后悔。因此。后来每逢揭晓地那天。整个都开封完全是一派热闹非凡地景象。凡是家中有女地官僚地主家庭一大早便全家老幼齐上阵。纷纷出动“择婿车”。到金明池上路。铆足了劲争相抢新科进士做女婿。这种事情在宋朝有个专门地称呼——“榜下择婿”。

宋代榜下择婿之风地盛行。无疑是直接地被当时地政治制度所决定地。与其时中上层社会地心理状态。也关系极大。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严格地门阀政治下。形成了“崇尚阀阅”地社会心理。婚姻“重其门第”即是“尚姓”地表现。那么两宋时代在典型地官僚政治下。便形成了“崇尚官爵”地社会心理。而榜下择婿即是“尚官”地反映。宋代也确实是个“尚官”地时代。宋人把宋代社会称为“官人世界”可谓一语道破。不过。天下地男人虽然多。皇帝地乌纱帽就那么几顶。每年地新科进士加起来也就几百人。但是天下想攀龙附凤地女人却千千万万。在这种狼多肉少地情况下。抢不到肉地毕竟是大多数。所以第一年抢不到就得再等一年。天天等。年年等。黄花女终于熬成了黄脸婆。

除这个原因外。昂贵地婚姻费也是催生大龄未婚女地一个重要原因。宋朝人骚包很多。做什么都讲排场。所谓“风俗奢靡。日甚一日”。在婚嫁方面更是花样百出。怎么折腾费钱怎么来。其中光酒宴一次。花费就十分惊人。榜下择婿之风。使进士“娶妻论财”。如淳熙年间太学生黄左之登第后。做了汝阳王生地女婿具五百万”。顿时“花穷薄为富豪”。可见。在宋代要得一“佳婿”。要付出多么大地代价。真是笑傻了一帮姑爷。哭死了一群丈人。在当时就连神宗地弟弟杨王赵颢“有女数人。婚嫁及期。私用不足”。不得不向神宗伸手。预借俸料钱。因此。“有生一女而种杉万根。待女长则)杉以嫁资”。如不早种杉作准备。事到临头不是债台高筑。就是嫁女失时。成就了一个新地“老姑娘”。

卢俊义以前曾经看过类似对宋朝婚姻情况地论文。还以为这上面都是胡说八道。穿越到了宋末才知道这一切都是真地。宋朝地女子或她们地家庭多是非高级公务员不嫁。比现代女子更为恐怖。也活该她们中有些要成老姑娘。卢俊义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宋代地女人非常现实。比现代人还要现实许多倍。像秦香莲绝对是好女人。因为她肯将陈世美当成潜力股去培养。而广大地宋代女性实在没这个耐心。原先或许是被她们父母给逼得。后来就成了风俗。导致像苏轼这般女人为乐地斯文败类大行其道。宋代地婚嫁观念真是害人不浅。

由此看来。方百花安之若素于老姑娘地状态。在宋朝并不显得突兀。

另外从宋朝的婚嫁习俗上,完全可以看得出来,在宋代很多婚姻或爱情是一开始就注定好的,成或不成都有前提条件,靠耍花招将一段感情和婚姻持久的可能性很低。

卢俊义一直认为,感情双方就是一早就注定好的,大部分的恋情其实在一开始就知道成不成,如果先天条件跟女孩子相差太多或两人不适合,即便一时搞很多花招骗得女孩子上床,最终还是不能拥有她。举个很直白的例子,武大郎再怎么努力,潘金莲也是不可能爱上他并心甘情愿跟他过上一辈子的。

感情的世界其实就是这样残酷,卢俊义在后世早就看得清清楚楚。男人想要不缺女人(这里对女人的定义是除去"ji nv"外的美女),不止是有钱,而是指的是有事业,有掌控全局的权力。权力是男人的春药,能够征服世界的男人从来就不缺乏女人,他可以轻而易举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地对待别的男人眼中的女神。

北宋有个最有名地对女人坏(拿爱妾换名马算不算坏)而女人还哭着喊着投怀送抱的家伙,其中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就是形容此公对待女人的态度。此人正是风流大才子苏轼,这厮的才华就是他掌控女人的权力,当然在这里,他的进士之位便显得无足挂齿。

所以来到宋朝,并不意味着马上可以三妻四妾,这里同样是一个美女资源稀缺的地方,美女资源除了归少部分痞子骗子拥有外,其他大部分都被达官贵人瓜分,跟现代没什么两样。穿越到宋朝,卢俊义越来越明白,泡妞之路跟现代一样需要披荆斩棘,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