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不能勤王(2 / 2)

基于以上种种痛心疾地考虑。卢俊义严令情报总署地特工。针对金国兵力调动地情报只准传给卢俊义、燕青、许贯忠三人。不准将情报给其他人尤其是那些曾在赵宋朝廷服务过地如张叔夜、宗泽、李纲、赵鼎等人。违者斩。

宣和七年夏,完颜宗弼大败,从此金国调整战略方向,将磨刀霍霍向赵宋。端午节后的整个夏季,金国一直在宋金边境,秘密集结兵力。到秋季以后,尤其是九、十两个月份,金军的兵力调动与集结达到了高峰,军事力量的集结地军队人数甚至过了当地居民的人数。

这段时间,金国将大量的女真军、渤海军、奚军、契丹军、汉军从本土调往平州与云中。金军在边境地带频繁的军事调动,可以被视为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先兆,这些异常,不可能不引起宋方的警觉。

九月,驻平州的金军在属县搜刮壮丁签军,距平州最近的清化县榷盐场,也遭到金军洗劫,大队从平州方向越境进入清化县,劫掠居民,焚烧房舍。为防不测,燕山宣抚使蔡靖一边修缮城池,一面以银牌飞报朝廷。

十月,河东部分县上报童太尉:宗翰在云中集结大量军队,金将耶律余堵也至蔚州检阅军兵,金人在飞狐、蔚州等地筹集粮草,似有南侵之意。中山府知府詹度也报告,探听到金人调集女真军、海军、奚军、契丹军、汉军到边境附近驻扎。

山雨欲来风满楼,战争的:生总是要有征兆的。金军在边境地区调动异常的情报,汇总到汴京,但并没有引起赵宋最高当局的足够重视。

在宋朝的历上,边臣不愿意把敌人集结的消息上报朝廷,因为怕万一没有生战争,就会被那些书生们扣上“妄启边衅”的帽子,但是这一次却是几乎所有的边境大臣们都在上报。然而即使这样严重,执政宰臣们也没有将边境州县的警报上奏赵,理由是朝中大臣正在忙着筹备郊祀,正在等着赵给大家赏银呢,岂能因为上报边境告急而丢掉了皇帝的赏赐。

主管北方军事的童贯,对金军一疑的动向置若罔闻。这位掌握着北方军事大权的统帅,没有做任何加强战备的事情,相反他却认为,有关金人即将南下的传闻,纯属无稽之谈。在其他将领的建议之下,他只是派出了马扩等使者,去云中的完颜宗翰大营,以商议金国归还蔚州、应州以及飞狐、灵两地区为名,探听金兵是否有南侵之意。

宋方要求归还金兵占领地区,宗翰却要求宋方再割让新土地,甚至要求把黄河以北的州郡都交给金人,双方肯定是不欢而散的了。童贯这才意识到金人这次是来动真格的了,但是宋朝与金国结盟,他是主使和执行者,自己也不能随便扇自己的嘴巴呀。而且他也没有及时把金人的要求汇报赵,继续派遣使节进行交涉。

宣七年十二月初,金军的东西两路军队在绵延千里的战线上,同时向北宋王朝动了进攻,由此拉开了北宋靖康之耻的序幕。

颜宗翰率西路军一路过关斩将,进攻河东重原,在太原的城下受阻。

完颜宗望率东路军自平州、上京出,从南北两个向对燕京动钳形攻势。

开战后,金东路军进展神,十二月三日完颜昌指挥的东路军南进兵团攻占燕山以北的重要关隘古北口,同日攻陷檀州。

完颜宗望指挥的东路军西进兵通过辽东走廊越过河北玉田,于十二月七日攻占燕山以东的重镇蓟州。面对金军的凌厉攻势,北宋燕山府的部队仓促应战。

十二月七日,就在金军攻占蓟州的当天,新到任的知府蔡靖命郭药师、张令徽等率领常胜军以及宋军主力步骑八万五千人在燕京以东的潮白河畔拦截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