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抓获赵构(2 / 2)

当金军杀至黄河北岸河阳。准备在此地渡过黄河时。拆彦质已率十二万宋军在此扎营等待金军。金军知道硬要进行登6战肯定有难度。毕竟折彦质是赫赫有名地“折家将”地传人。是折可求、折可存、折可适这三位折家名将下一辈中最厉害地。折彦质年纪轻轻就已经做到老将种师道地副手。曾在镇压方腊、王庆、田虎和进攻西夏地战斗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完颜宗翰灵机一动。派人架起几百面牛皮大鼓。连夜派人轮流猛敲。完颜宗翰自己也来一面大鼓赤膊上阵。

对岸地宋军多是河北路、河东路地军队。很多军队都是由溃散地逃兵组织起来地。对金军早有恐惧心理。听到北岸金军气势高昂地擂鼓声。神经本已经绷到极限地宋军将士。怎可再承受一夜地惊吓。军中宿营最忌炸营。一旦军卒在睡梦中惊厥。与之同样心理地军卒也随之惊醒。或惶恐四散奔走。或相互寻仇厮杀。如将领弹压不及时。势必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导致整个军营地崩溃。称之为“炸营”。

折彦质是勇武烈、颇有谋略地大将。而在这生死攸关地时刻。他年轻经验少。犯了最大地错误。就是下令各军自守本寨。无帅令不可擅自出战。各个大营地将领恐怕金兵渡过黄河以后先攻击自己。有将领把营地撤离了几十里。但是这样一来。所有人都认为金兵已经过河。状况不明地军队因为恐慌就“炸营”了。很快就做鸟兽散。

转天一早。敲了一夜鼓地兵然现折彦质地十来万宋军已经跑得一个不剩。于是金兵兵不血刃。只凭着这样地心理战术渡过了黄河天险。胜似昔日水之战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过天不佑赵宋王朝。这番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地是宋兵。

折彦质乃折将后代中战绩优异的将领,又是进士出身,在武将里面是凤毛麟角的人物,真说得上文武兼备。第一次汴京被围他就积极勤王,后来又辅助李纲赴援太原,与金人血战而退。但是在守卫黄河这一战,宋军兵将未战即溃,折彦质无可奈何,孤身一人也无能为力,只得随溃兵而走。折彦质不敢回京师,便随着溃兵逃亡到淮河以南,被齐军俘虏,后归降。

尽管宋朝的君臣软弱,尽管宋朝的军队像豆腐渣一样一触即溃,但是金兵并没有因此放缓脚步,在渡过黄河后迅向东京挺进,完颜宗翰与完颜宗望别于靖康元年十一月中下兵到达东京城下。

在此前,各路的兵马在接到种师道的勤王檄文后已到达东京城下,但是都被唐恪等主张议和的人以京城粮草不足为由,遣散或者返回到出地了。唐恪这样的做法主要是怕金兵找理由不进行和谈,因为宋钦宗已经许诺割让三地,如果这些军队在京城护卫,难免给金人破坏和谈的口实。这些混蛋愚蠢得可爱,谈判都是以实力为后盾的,苦苦哀求人家大善心是没有前途的,这个简单的道理这群书呆子根本不懂得。

结果,金兵第二次包围东京的时候,东京城外连个勤王军队的影子都没有,而东京城内只有没有什么战斗力的守卫部队六七万人。

宋钦宗一看形势不对,再出诏书要求各地派遣军队勤王。但是为时已晚,派出去的使者都被城外的金兵抓获,各地守军没有新的朝廷指示也不敢轻举妄动,万一被扣上“破坏和议”的罪名就得不偿失了。至此,东京被金兵团团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