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贯虹(1 / 2)

 章台宫,扶苏坐在高高的帝座之上,微微喘着粗气。</p>

并非生气,而只是单纯累的。</p>

秦国,乃至于后世汉朝的首都,是由属于皇帝的宫殿群组成的城市。</p>

比如此时的咸阳,是孝公时令商鞅在渭北咸阳塬建渭城,修宫室作为都城。</p>

惠文王时,取岐、雍巨材,新作宫室,使咸阳城的规模‘南临渭,北逾泾’。</p>

昭襄王时,市肆跨过渭河,扩张到了南岸,还在渭河上架设了横桥,章台宫等离宫别馆也陆续建成。</p>

到了始皇帝登基之后,他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里翻出了一卷竹简,上面记载着楚国曾经修建过一座离宫,章华台。</p>

据竹简中描写章华台‘台高10丈,基广15丈’,壮丽无比,号称天下第一台。</p>

事情坏就坏在这句天下第一上了。</p>

于是那个胖子本着‘额滴额滴全是额滴’,以及什么都要大的原则,开始重修章台宫。</p>

现如今的章台宫台高十二丈,基广20丈,比传说中的章华台大了不止一圈!</p>

章华台号称三休台,是因为体力不好的大臣在登上章华台之时需要中途休息三次。</p>

扶苏觉得,当年荆轲刺秦王时,要是安排荆轲等人在这里献图,肯定不会有秦王绕柱这种事!</p>

传说中,荆轲的副手秦武阳之所以掉链子,固然有被秦军阵仗吓破了胆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咸阳宫太他喵的高了,以至于还没爬完台阶就体力不支,瘫软在地。</p>

而荆轲之所以追不上那个胖子,不仅仅是因为那是个灵活的胖子,其实也是因为爬楼梯太累了!</p>

在扶苏坐在帝座上喘息的时候,台下的张汤等人则撅着屁股趴在地面上分拣着一大堆黍米。</p>

这是从上党郡羊头山取回的黍米,除了吃这一属性之外。</p>

这些黍米还是确定度量衡的工具!</p>

挑除其中个头大的和个头小的,剩下的大小均匀的黍米,首尾相连排列,一百粒正好是一尺长,既23.2厘米。</p>

这一数据,即便是后世测量,也同样相差不大!</p>

扶苏要做的,就是重新校准度量衡。</p>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p>

要想上马大工程,光靠工师的经验可不行。</p>

不过扶苏暂时并不打算重新修订度量衡,比如将一尺细分为232份,确定毫米,进而确定出厘米和米。</p>

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水这一基本恒定的物质,确定出千克等重量单位。</p>

其主要难点,在于治吏!</p>

扶苏记得,他参观后世博物馆的时候,曾经见到过相同年代出图的度量衡工具,但它们之间的单位并不恒定。</p>

归其原因,就是国家基层的吏员亦或是中央朝廷在捣鬼!</p>

通过制作远比实际标定更大的量具,就可以在收粮食赋税之时,多搜刮些民脂民膏。</p>

至于多收的,扶苏觉得应该是到不了皇帝手里。</p>

不过这些小手段到了明清之后就基本没有了,这倒并不是他们良心发现,哀民生之多艰。</p>

而是发明了更加高效的盘剥手段。</p>

淋尖踢斛!</p>

火耗归私!</p>

扶苏觉得新度量衡不急着向全国推广,可以再等等。</p>

毕竟道家常言,治大国如烹小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