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3章 科···科学?(1 / 2)

 思虑良久,刘盈终是自嘲一笑,摇头叹息了起来。</p>

“差点忘了。”</p>

“这个时代,没有热搜这种东西啊······”</p>

今日朝议之上,刘盈所做的大部分事,说的大部分话,其实都是在过去几天,和老娘吕雉提前商量好的。</p>

包括朝议开始后,先装出一副‘我来旁听’的架势,等萧何把长安地区的治安、宫禁等兵力调动安排好。</p>

也包括‘求’朝臣功侯拿出家里的奴隶,以‘我记你一个人情’为筹码,换得一些免费劳动力。</p>

百官功侯必然会出私奴,且必然会拒绝酬钱这一点,自也没出乎刘盈、吕雉母子二人的意料。</p>

可坏就坏在:朝议之前,刘盈的准备工作没做好。</p>

一是刘盈稍有些高估了此番,贵族阶级对整修郑国渠一事,所能给出的支持力度。</p>

其二,便是那日对奏之时,听到刘盈‘五万人,三个月’的预算,作为专业人士的阳城延,却并没有当场纠正。</p>

这就使得过往数日,吕雉、刘盈母子二人的一切谋划,都是按照‘五万人,三个月’的默认预算,以及‘一万人’的劳役缺口来进行。</p>

结果今日朝议,阳城延三言两语,力役预算便平白超出一万人,刘盈预案中所估测的‘贵族阶级支持力度’也直接减半。</p>

此消彼长之下,力役缺口在顷刻之间,就高出原本预算近二倍。</p>

无奈之下,刘盈也只能拿出早就有预谋,但本不打算急于施行的方法。</p>

——石砖铺渠!</p>

在前世,作为傀儡皇帝的刘盈,虽然没有什么机会参与朝政,但对朝中大事的知情权,倒也并没有被母亲吕雉剥夺。</p>

在前世,郑国渠的整修、缮护工作,是在老爹刘邦驾崩之后,老娘吕雉以太后之身摄政之时,以丞相萧何为首,建成侯吕释之挂名,并以少府阳城延主要负责,才得以成行。</p>

当时,郑国渠的整护,也正是如今日阳城延所说的那般,发力役三万,往郑国渠上游填土、把下游阻塞的淤泥挖出来,再简单夯实些许。</p>

至于给河道减宽一事,则由于‘预算不够’而被丞相府否决,并无限期搁置。</p>

刘盈依稀记得,前世直到自己年满二十二岁,因为酒色掏空身子,而即将命不久矣之时,郑国渠的减宽工作,也还仍旧遥遥无期。</p>

倒是长安城,在刘盈驾崩前一年彻底建成。</p>

但和前一世相比,这一世,情况就有所不同了。</p>

前一世,太后吕雉下令整修郑国渠,只是单纯出于现实考虑,没有任何其他的政治意图。</p>

而此番,天子刘邦令刘盈‘太子监国’,并让刘盈把郑国渠整修一番,这件事的意味,就有些不同了。</p>

简单来说,就是前世吕雉修郑国渠,那就是纯修,能省则省,修的差不多能用就行。</p>

但这一世,刘盈以太子之身行监国之事,力主整修郑国渠,就不能糊弄事儿了。</p>

——傻子都看得出来,刘邦把‘郑国渠’这么一个烫手山芋扔给刘盈,就是想让刘盈犯错,好名正言顺的易储!</p>

面对这个机遇和挑战,为了保住自己的储位,也为了在朝堂初步建立威信,并得到太子生涯的第一笔民望,刘盈就必须竭尽所能,漂漂亮亮的把这件事办妥。</p>

而刘盈此前的预案,便基本是从前世,萧何、吕释之、阳城延三人整修郑国渠的方案上照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