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1章 朕问的是梁王,不是彭越(2 / 2)

甚至可以这么说:在刘邦彭城战败,退居荥阳,苦苦支撑着与项羽对峙的那段时间,汉军之所以能把守住荥阳方向,而不至于被一举击溃,其中有至少八成以上的功劳,都要记在游击队长彭越的头上。</p>

便是如今,汉室军方将官当中,也不乏有类似‘论战阵谋略,淮阴侯为天下先;论正面拼杀,英布当世第一;然论侵扰后方,绝敌粮道,天下无有出彭越之右者’的看法。</p>

而在战略大师韩信、无双猛将英布、游击始祖彭越三人中,若说谁最本分,最不可能谋反作乱,那无疑,便是从始至终,都只知道用心打仗,而从未主动开口,向刘邦索要赏赐、敕封的梁王彭越!</p>

这就使得现在,当有一个自称‘梁太仆’的人跑到邯郸,在刘邦面前说‘彭越反形已具’的时候,整个大帐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相信。</p>

但不相信归不相信,在‘剪除异姓诸侯’为朝堂大势的前提下,却也没有几个人,胆敢站出身,为必将受到清洗的梁王彭越求情。</p>

很显然,赵相周昌,并不在其列······</p>

“陛······陛下。”</p>

见帐内众人都默然低下头,周昌心下不由稍叹一口气,便走出身,对上首的刘邦拱手一拜。</p>

“臣······臣以······以为,彭······彭越断······断不······不会······反!”</p>

“盖······盖因······”</p>

见周昌做出一副‘我展开说说’的架势,刘邦不由眉头一拧,瞥向一侧的陈平。</p>

只稍一愣,陈平便回过神来,温笑着上前,轻手扶住周昌的胳膊,示意自己可以代劳。</p>

见此,周昌纵是心有不愉,但看着刘邦那副并不十分美丽的面容,终也是点点头,被陈平扶回帐侧。</p>

而后,便是陈平走上前,对刘邦稍一拱手。</p>

“陛下。”</p>

“自秦王子婴为项羽腰斩,遍封义军各部为十八路诸侯,彭越便久随陛下左右。”</p>

“后彭城战败,纵魏王豹亦判汉而降楚,然身以为魏相,彭越但不行叛逆事,反忠心耿耿,于睢阳、外黄一带袭扰项军后辎、粮道。”</p>

“彭城战败之后,陛下得保荥阳,彭越实可谓功不可没啊······”</p>

说着,陈平不由侧过身,对周昌稍带善意的微一点头,将话头悄然一转。</p>

“及梁太仆言彭越意欲谋反,臣亦以为,恐非尽实。”</p>

“汉三年,魏王豹判汉降楚,为汾阴侯兄,已故高景侯周珂所斩。①”</p>

“彼时,彭越从未曾请自立为梁王,纵陛下后敕封,彭越亦曾礼。”</p>

“后陛下强令,彭越方接梁王之印玺啊?”</p>

听着陈平说起这些陈年往事,帐内众人面色之上,也不由纷纷涌上赞同之色。</p>

——那可是彭越!</p>

——天子刘邦连汉王都还不是,还仅仅是‘沛公’的时候,就带着万儿八千人跟在刘邦屁股后头,一路协助刘邦大军西进的彭越!</p>

撇开彭越非刘姓不说,光是这些作为,就已经让彭越比大半刘氏宗亲,都更值得信任了!</p>

如是想着,众人不由又纷纷抬起头,望向刘邦那喜怒难测,阴晴不定的面容。</p>

只见刘邦面色阴沉的从座位上起身,满是晦暗不明的环顾一周。</p>

而后,便是刘邦那稍显苍老,此刻却丝毫听不出去虚弱、萎靡的低沉嗓音,在这十丈见方的中军大帐之内响起。</p>

“朕所问,非彭越之反形。”</p>

“朕所问者,乃梁王,是否如梁太仆所言那般,反形已具?”</p>

·</p>

·</p>

·</p>

·</p>

PS:周珂,汉将,汾阴侯周昌之堂兄。</p>

汉三年(公元前204年),魏王豹判汉,汉御史大夫周珂奉汉王刘邦之令,斩魏王豹于荥阳,后又奉令接替荥阳防务。</p>

汉四年,项羽破荥阳,周珂誓死不降,为项羽烹杀。</p>

汉六年,项羽乌江自刎,汉王刘邦即立为帝,立汉国祚,追封周珂为高景侯,并由周珂之子周成承袭侯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