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8章 臣,谨为天下贺!(2 / 2)

这般自毁长城的操作,但凡是个脑子没病的掌权者,都不可能会视若无睹。</p>

而‘以废币三铢,购买粮商手中的粮仓’,无疑算是刘盈特意为少府,所精心打造出的‘抛售废币’的绝佳方案。</p>

有今年,整个关中粮商联手哄抬粮价,以及长陵田氏那桩‘行刺储君’的案子打低,对于少府‘一半给秦半两,一半给汉三铢’的购买方案,关中粮商纵是万般不愿,也只能乖乖受着。</p>

——刘盈都为此事遇刺,少府买粮仓,还知道给一半秦半两,而不是直接用‘抄没’,已经很不错了!</p>

至于剩下一半汉半两,就权当是关中粮上‘改邪归正’的买命钱了。</p>

这样一来,少府得以甩掉这批名为‘三铢钱’的烫手山芋,换来了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粮仓,并用这些粮仓,储存本属于粮商的粮食,并最终售卖给百姓。</p>

不得不说:在粮食官营一事上,少府,真的是赚了个盆满钵满。</p>

少府大赚特赚,关中百姓虽然没有直接获益,但粮米官营导致的粮价平抑,也间接减缓了关中百姓的生存压力。</p>

从今年秋收开始,关中百姓也将告别过去,动辄价格翻倍的中间商,而只需要忍受少府‘十取其一’的粮食保存费用。</p>

至于从少府流入粮商手中的三铢钱,也基本不会对汉室的金融秩序,造成太大的影响。</p>

——三铢钱问世这么多年,经过少府的大肆熔铸,早就没有什么信用和购买力了~</p>

若非如此,过去少府也不至于坐拥十数万三铢钱,却怎么也花不出去,整天嚷嚷‘内帑空虚’。</p>

刘盈很确定:粮商借着‘卖粮仓’从少府得来的三铢钱,除了销毁,就只剩下唯一一种处理方式。</p>

——留着作纪念。</p>

“善。”</p>

面带安心的一点头,就见刘盈朝萧何、阳城延二人分别一点头。</p>

“孤此番出征,待再归京,当乃明岁冬,乃至开春之事。”</p>

“然今秋收不远,少府官营粮米一事,又尤以‘代民储粮’为重中之重!”</p>

“孤不在,少府务必慎之又慎,万不可于此事出差错!”</p>

满是严峻的做下交代,刘盈不忘侧过头,朝萧何稍一拱手。</p>

“少府官营粮米,乃事涉府库之虚-实、社稷之稳-摇之国政!”</p>

“若少府力有不遂,万望萧相于旁稍行从助······”</p>

闻刘盈此言,萧何只轻笑着低下头,对刘盈拱手一回礼。</p>

“家上言重。”</p>

“此,不过臣之本分······”</p>

见萧何答应的如此豪爽,刘盈也只温和一笑,旋即似有所指的望向萧何。</p>

“孤闻,萧相幼子萧延,素来喜武?”</p>

似是随意的道出一语,刘盈便轻笑着低下头。</p>

“若可同萧相子同平英布之乱,孤此出函谷,也当不虚此行了······”</p>

听着刘盈这番意味深长的话,萧何自是立刻会过意来,只碍于阳城延在,并未直接给出答复。</p>

“得家上之喜爱,自乃犬子之福······”</p>

“只前些时日,犬子似稍染疾,能否随家上同往淮南,臣,尚不敢确言······”</p>

见萧何如此反应,刘盈自也是会心一笑,旋即对萧何一点头。</p>

“既如此,孤,便静候萧相佳音。”</p>

听着刘盈同萧何二人三言两语之间,便就‘提携萧氏后嗣’达成一致,阳城延的目光中,也不由涌上些许嫉羡。</p>

将阳城延的面色看在眼里,刘盈却也没急于一事。</p>

——再怎么说,萧何也是开国第一侯,而阳城延,至今都未能得封为彻侯。</p>

虽说对刘盈而言,带上一个阳家的小子,在身边陪自己说说话,不过是举手之劳,但刘盈也大可私下跟阳城延去说,而不是当着萧何的面。</p>

与萧何做下‘我帮你儿子劳武勋,你帮我盯着少府官营粮米’的约定,刘盈便重新侧过头,示意阳城延继续。</p>

——粮食官营的主要成果,阳城延还没来得及说呢!</p>

见刘盈示意,阳城延也是赶忙将嫉妒的目光,从萧何那浅笑盈盈的面庞上收回。</p>

略有些落寞的低下头,看着手中竹简的后半段,饶是看了这串数字不止一次,阳城延也还是忍不住狠狠咽了一口唾沫!</p>

“奉家上之令,少府自春三月始,购粮关中粮商米贾,累得粮米,六千二百余万石!”</p>

“往三月,少府已售粮于关中各地,共近三千万石,得钱,共六百万万之巨!”</p>

语调满是激动的说着,阳城延的面庞,也是在片刻之间涨红起来。</p>

“虽此钱六百万万,有过半乃各式杂钱,且皆当备付粮商之货款,然少府亦不费钱粮分毫,而得粮仓近万处。”</p>

“且今,少府仍得存粮三千余万石;又距秋收不过二月余,秋收之前,关中民至多需粮米二千万石。”</p>

“余千万石,一可用于家上大军出征平叛,二可输不邯郸,以供舞阳侯大军,三更可入国库,而补往半岁,朝臣、吏佐所缺之半禄!”</p>

说到这里,阳城延更是深吸一口气,才将激动地心绪平复下去些许,旋即望向刘盈,只流露出五体投地的崇敬。</p>

“待明岁,少府得全营关中米粮事,内帑当可岁得贾米之利上千万石!”</p>

“如此长则三岁,断则二岁,少府便可无须国库拨钱、粮,而自兴长安筑建之事!”</p>

“此,皆赖家上力排众议,兴粮米官营之制方有!”</p>

“家上兴此等善政,以解府库之虚,臣,谨为天下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