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3章 还是有点冒险了啊···(2 / 2)

——我不卖还不行吗?</p>

天子说的,是‘不得拒收’,又不是说非得收;我不想卖给你,你还能强买强卖不成?</p>

至于拒绝交易的原因,自也有的是说辞——心情不好、心情太好,卖完了、不想卖了等等,都可以。</p>

就算刘邦是天子,也不可能专门颁布诏谕,规定百姓见到一个人手持三铢钱的人时,必须对他予取予求。</p>

这就使得先前,即便三铢钱依旧存在,但实际上,却早已经被市场自然淘汰。</p>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天子的刘邦与其冒着民望受损的风险,颁布这么一份隐隐有些涉嫌‘承认自己错误’的诏谕,显然是将其冷处理,来的更稳妥些。</p>

反正不管禁不禁止,三铢钱都已经无法流通了,全当没有这件事,让三铢钱自然退出历史舞台就可以了。</p>

甚至再退一步:就算要废除三铢钱、禁止百姓私自铸钱,也完全可以等过两年,刘邦驾崩、刘盈继位之后,让彼时的太后吕雉站出来,以类似的名头委婉废止。</p>

在刘盈的前世,三铢钱的问题,也确实是经过这样的程序,才最终得以解决。</p>

——刘邦在世,朝堂对三铢钱视而不见,宛如天下从来没有过这么个东西。</p>

等刘邦驾崩,以太后之身暂掌朝政的吕雉便站了出来,隐晦的体了嘴:先皇的遗德,似乎被某些贼子败坏了啊?</p>

只这么一句话,朝中公卿便一改往日作风,纷纷火力全开,以令人瞠目结舌的效率,将三铢钱的弊端说出了花。</p>

而后,自是太后吕雉站出来,丢出了那句令人根本无法反驳的话:先皇亡故,作为先皇的遗孀,我必须维护先皇的身后名!</p>

可现在,先皇发行的三铢钱,却被贼子魔改成了残民之政,先皇的遗德被败坏,这是我绝对不能忍的!</p>

有了这么一道政治程序,以及‘太后维护先皇遗德’的坚实立场,三铢钱的废黜、铸币权的公有化,才算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p>

这一世,若是稳妥起见,刘盈原本可以沿用前世的路线,安心等到老爹闭眼,再去盘算三铢钱和铸币权的事。</p>

但有些事,并不是想拖,就能拖得下去的······</p>

“家上!”</p>

正当刘盈面带感叹的思虑之际,吕释之也终是按捺不住心中激动,对刘盈沉沉一拱手。</p>

而刘盈‘只能棋行险着,提前废除三铢钱、将铸币权收回中央’的原因,也被眉飞色舞的吕释之尽数道出。</p>

“得陛下此诏,往日之荚钱三铢,当尽除于天下!”</p>

“如此,待秋收之时,少府广购关中之粮,又明岁售粮与民时······”</p>

话说一半,吕释之激动地话都有些说不清,只面带憧憬的咽了口唾沫,又自顾自嘿嘿傻笑起来。</p>

而看着吕释之这样一副神情,刘盈却只稍摇头一笑,便低下头去。</p>

这,就是刘盈为何要冒险去怂恿萧何,促成废除三铢钱、铸币权收归共有的原因。</p>

——秋收,已经不远了······</p>

在先前,刘盈苦恼于三铢钱的存在,很可能会使得少府的‘粮米官营’,换来数之不尽的三铢钱堆积于内帑,便想出了‘代民储粮’的法子,以作为权宜之计。</p>

只不过,缺少实际施政经验,使得刘盈遗忘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p>

——百姓种出来的粮食,并不是全都要拿来吃的······</p>

在过去,关中百姓之所以劳作一年,所得却都只能用于果腹,根本原因是因为‘粮商’这个群体的存在,将百姓收获的粮食吃掉了一半以上!</p>

百亩良田,得粮二、三百石,被粮商一买一卖,就剩下一百石不到,那自然是只能用来吃。</p>

可在刘盈取缔关中的‘粮商群体’,推动少府官营粮米之后,百姓收获的粮食,大半还是能留下的。</p>

再加上年初,刘盈主修郑国渠,更将使得渭北数十万顷农田,迎来过往十年中,收成最好的一次丰收!</p>

这样一来,百姓的粮食,就吃不完了·······</p>

就拿渭北举例。</p>

在过去,渭北亩产三石上下,一家农户得田百亩,每年可以种出三百石粮食。</p>

銆愯璇嗗崄骞寸殑鑰佷功鍙嬬粰鎴戞帹鑽愮殑杩戒功app锛屽挭鍜槄璇伙紒鐪熺壒涔堝ソ鐢紝寮€杞︺€佺潯鍓嶉兘闈犺繖涓湕璇诲惉涔︽墦鍙戞椂闂达紝杩欓噷鍙互涓嬭浇 www.mimiread.com 銆?/p>

这三百石粮食,有二十石要缴做农税,剩下二百八十石,则会有近二百石,在秋收之后售与粮商。</p>

待来年开春,粮价上涨,百姓拿着卖二百石粮食的钱,却只能买回一百石左右的粮食。</p>

如此一来,这家农户虽然年收入三百石粮食,但实际到手却只有一百八十石,若是家里人丁稍多,就只能勉强吃饱。</p>

而在渭北即将丰收的今年,同样的百亩田,很可能收获四百石以上的粮食!</p>

而这四百石粮食中,去掉三十石不到的农税,其余的三百七十石,就算被百姓存入少府三百石,按照刘盈亲自划定的‘十取其一’的标准,少府也只会收取三十石的‘代储’费用。</p>

这样一来,在这家农户今年收获的四百石粮食中,将有起码三百四十石,会成为‘实际收入’。</p>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p>

过去,一百八十石粮食,就够这家人吃饱;</p>

而今年,这家人手里,却有了三百四十石粮食。</p>

那多出来的一百多石,该作何用途?</p>

但凡是个正常人,都必然会将其卖出,换取其他的物资,亦或是作为储蓄,以备不时之需。</p>

而在‘粮商’群体彻底灭绝的当下,能吃下这批粮食的,也只有‘官营粮米’的少府。</p>

这就使得刘盈即便明知:三铢钱、铸币权之事本可以徐徐图之,也只能冒险通过丞相萧何强行推动,以预防少府‘秋后用秦半两买入粮食,次年卖出时却换回汉半两’的惨剧发生。</p>

想到这里,刘盈便不由自主的低下头,从怀中,取出了一枚质地精良,几乎是完全由铜铸造的钱币。</p>

而在这枚钱的正面······</p>

“汉五铢······”</p>

轻轻一声呢喃,刘盈的嘴角之上,终是涌上了一抹略带喜悦的笑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