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7章 战!(2 / 2)

木板中刻意留出的小洞中不时有弩矢射出,随弓弩方阵的齐射一起越过城墙,而后朝着城外飞奔而来的叛军迎面飞去。

对于刘盈心中‘这算什么战斗’的牢骚,郦商自是一无所知。

若是知道了,郦商必然会告诉刘盈:殿下,是臣见过的第一个敢进弓弩方阵的贵族!

作为一个必将名垂青史的开国元勋、当世名将,郦商心中十分清楚:只要是战争,那无论是在平原进行的野战、在丘陵与平原交界处进行的高地攻夺战,亦或是如今,庸城正面临的城池防守战,乃至于步兵部队与骑兵部队之间的追逐战,弓弩部队,都永远会面临最大的伤亡!

至于原因,也非常简单:在过去,在当下,乃至于在可见的未来,弓弩兵始终是步兵中,最具杀伤力的兵种。

就好比后世的战争中,轻机枪必然会吸引敌方狙击手、重机枪绝对会成为炮火打击目标,冷兵器时代,也是同样的道理。

两军对垒,先打哪里?

——谁打我最痛,我就先打哪里!

具体到城池攻守战中,也是一样的道理。

防守一方的弓弩部队,基本都会安排在城墙内,通过抛射对城外造成杀伤;

进攻一方也会将所有的远程打击力量,均匀布置在城墙外50-80步的距离,对城墙上,以及城墙内的守军造成打击。。

至于进攻方的弓弩部队,为什么会对城内的守军弓弩部队造成巨大杀伤,倒也不能算是刻意为之。

——对于攻城一方而言,重要性排在第一位的,都永远是登上城墙,而后夺取城墙!

所以,为了能给前方的刀盾攻城兵减轻压力,创造登墙的良机,城外攻城一方的弓弩部队,都会持续对城墙上的守军进行高频率射击。

至于城内,守城一方的弓弩部队,也会为了让敌人不那么容易贴近城墙,而通过一轮又一轮齐射,来对敌人造成杀伤。

在后世,这种举动便被称为火力压制。

而进攻一方的弓弩部队,之所以会对城墙内的守军弓弩部队造成更大杀伤,而非对城墙上的守军,其实,是个很简单的角度问题。

——作为守城一方,城内守军的弓弩部队,有两种不同的射击角度。

要么站在城墙上,朝城外平射,要么站在城墙内,朝城外抛射;

但对于城外的攻城一方而言,弓弩部队的射击角度,则只有抛射一种。

这很好理解:城墙高,而城外矮。

这样一来,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就出现了。

——城内的守军弓弩抛射,射中的是城外正在冲锋的先锋;即便是在城墙上平射,射中的也都是冲锋的士卒。

但城外的攻城一方抛射出的箭矢,只要不是因为力道不够,射在了城墙之外,就必然能对守军造成杀伤。

——要么射中城墙上的守军刀盾卒,要么射中城墙另一侧的守军弓弩卒!

换而言之:作为进攻一方的远程打击力量,城外的叛军弓弩卒都不需要太精确的瞄准,只需要尽可能的将弓弦拉满,保证箭矢别被城墙当下,就大概率可以造成杀伤。

而在这种‘大力出奇迹’的射击理念下,遭受更大打击的,往往就是甲胄单薄甚至完全没有,且暴露在城墙内毫无掩体的守军弓弩方阵。

弓弩部队超高死伤率,也使得大多数有志一展宏图的勋臣之后,往往会选择从看上去更危险,实则相对更为安全,也更容易斩获首级、获得武勋的刀盾部队开始起步。

至于看上去安全无比,实则又危险,又很难捞到武勋的弓弩部队,则很少有人愿意去带。

——斩首斩首,斩下敌人首级,拿到手里,才算是实打实的军功!

至于弓弩,战时那万箭齐发的,谁能说得准拿个箭是自己射出,又有哪个敌人是自己击倒?

但话又说回来,弓弩伤亡率高、武勋获取难度大,却又丝毫不影响战争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往往就是这群倒霉蛋。

很多战役,看上去都是最后双方对冲,最终由其中一方站到了最后。

但实际情况,却是其中一方被对方弓弩射的伤亡巨大,进退两难,无奈只能孤注一掷;反观敌方则是好整以暇,带着必胜的信心,用一场令人享受的冲锋,来为这场战斗画上句号。

说白了:最后的冲锋、肉搏,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真正让骆驼不堪重负的,是先前,那一轮又一轮直扎人心窝子等弓羽箭矢。

而现在,由于刘盈的存在,庸城内的守军弓弩部队,已经在‘火力’上占据了上风。

尤其现在的状况,是城外的叛军需要争分夺秒,争取在天亮前攻下庸城,而城内的守军只需要保证城池不破,就更使得火力上的优势,让城内的守军愈发淡定、让城外的叛军愈发焦躁了起来。

“嗯······”

“城内,弓羽箭矢尚余几何?”

“自战起,城内已有几轮齐射?”

听闻郦商此问,一旁的王陵只顺势侧过头,就见一旁的张苍毫不迟疑的一拱手。

“禀右相国。”

“城内弓羽箭矢,尚余不足二十万,再齐射十数轮,便当用尽!”

“及齐射······”

“——自殿下亲入丁部校尉,城内,已射出齐射足有十七轮!!!”

随着张苍沉稳有力的禀告,郦商的面庞之上,之缓缓涌上一抹振奋之色。

“好!”

“如此之势,贼欲近墙,当仍需个把时辰!”

说着,郦商便面带唏嘘的昂起头,望向头顶那依旧黝黑一片的星空。

“待天大亮······”

“嘿嘿······”

“以英布之首级为献,老夫,也当可急流勇退,而仍为天下所敬······”

如是想着,郦商便在面前的墙垛上狠狠一拍,面带振奋的道下自己最后的命令。

“取戟来!”

如雷鸣般的一声咆哮,郦商不忘回过身,对那块极其眨眼的盾墙微微一笑。

“殿下年不及冠,便得执弩而射之胆略!”

“某纵老朽,也总还不至胆略不及殿下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