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0章 苦了谁,也不能苦边防战士(2 / 2)

对于项羽‘烹杀尔母’的威胁,王陵根本不敢坐视不管,只能赶忙派出使者,与项羽接洽商谈。

接见王陵派出的使者时,项羽也是让王母始终坐在一旁,险恶用意昭然若揭。

在项羽明确表示‘王陵不请自来,此事面谈’的坚决态度后,王陵派去的使者只能以‘我做不了主,先让我回去汇报’为由,暂时结束了这场接洽。

而此事的转折,也正是发生在这一刻。

——听闻儿子王陵的使者即将返回,王母偷偷找到了使者,说:楚王无人主之相,成不了大事;告诉我儿,不要再想着救我了,好好跟随汉王建功立业,光耀门楣!

言罢,王母竟毫不犹豫的拔出剑,当着使者的面自刎而亡······

等项羽得知此事,王陵的使者自是早已逃走;自知已经失去王陵的霸王项羽,竟一怒之下下令:烹王母之尸······

老娘自刎而死,都没能躲过‘烹尸’的凄惨下场,终是让王陵下定决心,一心一意跟随刘邦。

因为这,即是王母临终前的遗愿,也是王陵报仇雪恨的唯一可能。

但王陵没有注意到的是:自己‘险些判汉降楚’的举动,并没有逃过汉王刘邦的双眼······

就这样,王陵在好不容易摆脱‘雍齿朋友’的负面标签后,又被刘邦贴上了一个‘忠心存疑’的标签;

到后来,汉祚鼎立,遍封诸侯之时,刘邦更是刻意没封王陵,而后又晚封;

这里的‘晚封’二字,一拖,就是近两年之久······

从最终,刘邦即便心怀厌恶,临终前也还是将王陵指定为‘萧何、曹参之后的第三任相’,就不难看出:对于王陵的能力,刘邦还是非常认可的。

但刘邦因为当年那件事,对王陵心怀芥蒂,也是母庸置疑的事实。

——彼时的刘邦已是堂堂汉王之尊,都能撇下脸喊出‘分我一杯羹’,王陵为什么不行?

自是因为王陵不是刘邦,普天之下,也不会有再第二个刘邦。

但无奈的是:在刘邦看来,王陵‘险些无奈降楚’的举动,就是很不应该。

——谁让刘邦自己,能在同样的情况下做到‘威武不屈’呢······

便因为此事,王陵单是获封为侯,就从汉祚鼎立、遍封功臣的汉五年初,硬生生拖到了汉六年末;

至于入朝为官,更是一直到刘邦驾崩的汉十二年年初,才终于让王陵捞到了‘内史出缺’的便宜。

再者,如今的王陵,虽然和曹参一样身兼皇帝太傅,但若说王陵真的教过刘盈什么,那也着实是有些勉强了。

——谁不知道当今刘盈尚为太子时,教导刘盈的太子太傅,是当朝奉常叔孙通?

甚至即便是彼时的太子太傅叔孙通,实际上都没来得及教刘盈多少东西,先皇刘邦就驾崩了!

顶天了去,也就是去年,被刘盈挽留而不得,终只能无奈送回商山的那四位避世隐士,能各自算刘盈半个老师。

至于如今的太傅曹参、王陵,乃至于刚离世不久的太师萧何,都不过是名义上的‘帝师’而已。

既然如此,刘盈谈笑间客套一句‘太傅过去教的好’,王陵自也不可能当真。

倒是刘盈,在片刻之后,便神情满是唏嘘得站起身,对王陵解释了起来。

“往昔,太傅多赋闲,今为内史亦不过岁余;于朝中之事,太傅仍有些许不明之处······”

语带沧桑的道出一语,刘盈就侧过身,弯腰拿起先前,刘盈一直在翻看的竹简,而后交到了王陵手中。

结果刘盈递过的竹简,王陵只粗略扫了一眼,便也和刘盈一样神情严峻起来。

“北墙之戍卒······”

“竟,至如此之地?!

见王陵一脸惊诧之色,刘盈也是不由苦笑着摇了摇头,将双手背负于身后,正对着殿门的方向,悠然发出一声长叹。

“汉七年,韩王信献降匈奴于王都马邑,后又太祖高皇帝御驾亲征,却不甚落入白登之围······”

“陷围短短七日,吾汉家之精锐,饥、寒而伤亡者便不下数万;南、北两军,更死伤过半······”

说着,刘盈不由低下头,稍擦去眼角的泪水,稍待更咽道:“若彼时,得此冬衣五万具、厚褥十万件,吾汉家之锐士,又何来那般大难?”

言罢,刘盈便昂起头,借着‘仰天长叹’的机会,使劲儿将眼皮上翻,试图让泪水不再滑落。

听闻刘盈此言,王陵、曹参二人面上,也尽带上了一片落寞之色;

倒是一旁的阳城延,在刘盈‘仰天长叹’后接过话头,同样面带苦涩的望向王陵、曹参二人。

“不敢有瞒于二位太傅。”

“此番,少府奉陛下之令,出此冬衣五万、厚褥十万,实可谓顷尽布帛、絮绒之物。”

“待此冬衣、厚褥一出,凡少府内帑,再无力出布帛一尺、绒絮一斤······”

“及军粮,幸赖陛下官营粮米之政,方使内帑存粮稍得累蓄。”

“然弓羽箭失、刀戈兵刃,亦乃少府倾力而出,才方筹足陛下之所需······”

随着阳城延语调低沉的话语声,曹参、王陵二人面上,也不由涌上一抹动容之色。

刘盈也终是平复下情绪,不顾眼眶仍旧泛红,便回身望向王陵、曹参二人。

“边卒之苦,乃自汉匈平城一役,便早有之。”

“怎奈往数岁,关东异姓诸侯之乱丛起而不绝;朝堂纵有心,亦无能为力······”

说着,刘盈不忘轻轻吸一下鼻,才满是诚恳的望向王陵、曹参二人。

“幸赖太祖高皇帝鞠躬尽瘁,日夜操劳于社稷,方有今之府库稍得累蓄,使朕得调冬衣厚褥、军粮兵刃,以供边关戍卒之用。”

“还望平阳侯、安国侯明知朕意,稍恤朕于边关戍卒、汉边将士之些许爱护······”

言罢,刘盈便不顾身上穿着的天子冠玄、头顶系着的十二硫冠,对王陵、曹参二人沉沉一拜。

“朕,且代汉北边墙戍卒二十七万四千六百一十九,及往十岁,战殁汉边之英烈四万一千九百二十一,谢过二位太傅······”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