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91章 钢铁时代(2 / 2)

之后,刘盈便再次做了调研;

只不过得到的结论,却并不尽如人意。

如今汉室,虽然已经一只脚踏入的铁器时代,但别说是炼钢了,就连冶铁技术,都还处于十分落后的起步阶段。

相比起春秋战国数百年后,达到登峰造极水平的青铜器冶炼技术,如今汉室所掌握的冶铁技术,简直就像是小孩捏泥巴。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出现在如今这个时间节点的铁器,性能更是被同类型的青铜制品完爆!

而与落后的冶炼工艺对应的,便是铁器低到令人发指的产量:抛开少府不算,全天下一年,也才二十万斤;

折合后世不过五十吨,堆在一起,也就是一块长宽各一丈、高半丈余的铁坯······

铁如此,钢,就更是不必多提。

——如今汉室,唯一掌握的成熟炼钢工艺,是炒钢法;

按照少府阳城延的描述,一位熟练地炒钢匠,一年能炒出数百斤可堪一用的钢;

但这种水平的匠人,少府却只有寥寥十数人。

而在少府布局沿途之前,整个少府的钢、铁年产量,也才不过钢二千斤,铁五万余斤。

两千斤钢,够干什么?

——可以做三十具满足刘盈要求的胸甲,或是四十柄质量合格的陌刀。

一年;

这是少府一年的钢产量。

很显然,刘盈想要的,并不是一个几十上百人的护卫队,而是成千上万人组成的精锐野战部队;

而这样一支野战部队,尤其还是以陌刀、板甲/鳞甲作为武器装备的新式重步兵部队,绝对不是少府靠着每年二千斤的钢产量,就能完成武器装备的供应的······

“打匈奴人,既然没有马,那就只能在兵器上下功夫。”

“尤其是铁制,乃至钢制兵器,才能在匈奴人的青铜兵器面前,占据跨时代程度的优势。”

“唉······”

“百炼钢·········”

神情阴郁的发出一声哀叹,刘盈的眉头之上,也不由涌现出一抹遗憾。

刘盈知道,钢和铁最大的区别还是在于:铁,是铁单质;而钢,则是合成金属,也就是后世人常说的合金。

要想将铁变成钢,最好的方式,其实就是以铁作为主要原料,来支撑钢材的硬度,再通过添加其他金属,来提供韧性。

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通过两种或多种金属的混合熔炼,来使合金具备多种金属的优点。

但在如今的汉室,铁做成钢,却只能是通过锻打,来使铁和碳融合,形成‘铁碳合金’,也就是后世人口中的碳钢。

相比起其他类合金钢,碳钢明显有性能过于单一、不够优秀,以及在当下的时代制作复杂等缺点;

但就现阶段而言,刘盈,也只能这样退而求其次了······

“先就这样吧。”

“先把碳钢弄出来,组建一支新式部队;”

“等以后,能分别做出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了,再考虑更复杂的合金。”

如是想着,刘盈又是隐含的摇了摇头,旋即便将注意力,放在了面前的竹简之上。

这卷竹简,是前段时间,那封送到长安的匈奴国书的手抄版。

对于这份国书中,匈奴单于冒顿毫不隐晦的请求,或者说命令汉室撤销安东郡,来为双方流出‘战略缓和带’的提议,刘盈,只觉得嗤之以鼻。

过去这么多年,汉匈双方对彼此,早就是知根知底、知深知浅了!

就说如今,汉室在朝鲜半岛设立安东郡,从地图上看,似乎是和匈奴的势力范围直接接壤了;

但实际上,弄清楚安东以北,是匈奴的什么区域,就不难发现:冒顿口中的‘战略缓和带’,根本就是哄三岁小孩儿玩的东西!

——安东以北,或者说西北方向,是匈奴版图中的鲜卑、乌恒二山!

这两座山,是被匈奴人当做流放犯人之用!

就说当下,曾隶属于草原霸主:东胡的两个奴隶部落,便被匈奴人感到了这两座山,并以这两座山各自命名为:鲜卑部、乌恒部。

这样一片冰天雪地、用来流放犯人的‘苦寒之地’,需要立下‘战略缓和带’?

笑话!

——自有汉,甚至是姬周一来,草原民族南下中原,那次不是自代、上突破?

别说是鲜卑、乌恒所在的匈奴远东地区了,就连燕国的东半部分边境线,如右北平等方向,都极少被游牧民族选做南下抢掠的突破点。

所以,刘盈决定······

“既然想要‘战略缓和带’,那也别说什么安东了;”

“直接把河套空出来不就好了?”

如是想着,刘盈便也下定了决心,开始在心中筹措起回给冒顿的国书。

河套地区,是草原的明珠,同时,也是华夏民族不可或缺的养马地;

要想在有生之年,彻底铲除‘匈奴’这个外部威胁,汉室需要这么一块养马地,来为骑兵部队提供源源不断的战马。

而就当下,汉匈双方的实力对比而言,要想夺回河套,汉室还需要付出许多的努力。

准确的说:刘盈需要做的事,还有许多······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