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军营见闻(2 / 2)

因为是新上手弓和箭,自然准头一开始有些偏差,不过试射完半壶后,赵二就差不多适应了,几乎箭箭中垛。

周围的其他士卒也渐渐被其吸引,纷纷为之叫好。

待赵二射完一壶箭后,队率让其休息了片刻,缓解手臂的酸疼。

待休息好后,正式递过一壶箭,开始记录赵二的考核成绩。

“赵二,十八岁,炼肉境,力量三十分,弓术二十三分,未经过系统训练、可塑性高,建议重点培养。”

将赵二的信息及评价登记好后,队率将其余的士卒一一登记完毕,将赵二所在村落的民兵长叫了过来。

“这次你们村子的兵源质量很不错,一共征召士卒十三人,丁级十人,丙级二人,甲级一人。”

“按照太守诏令,丁级士卒一人两千钱,丙级士卒一人三千钱,甲级士卒一人万钱。共计三万六千钱,九成之后会拨于贵村作为集体经费,一成予你。这是三千六百辽东币,你清点一下,拿好了。”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民兵长双眼放光,激动道。

三千六百钱几乎顶得上一个五口之家半年的收入了,而且还只是这一次。若是之后这些士卒建功升迁,他举才有功,还会再跟着受益。

民兵长一脸期待的看着赵二,仿佛看到了无数的铜钱向他飞来,直将赵二盯得有些发毛。

随意地摆摆手,将其打发掉,队率转身便带着一行众人向着一处军营走去。

鳞次栉比的房屋、多种多样的训练器械、广阔浩大的训练场、威严高耸的点将台,无不震撼着众人。

训练场上一个个气势剽悍、训练有素的士卒,令他们纷纷侧目。

“抬头挺胸、目视前方,你们村是怎么训练你们的,基本的纪律都没有吗?”

听到队率的呼喝,几人连忙转过头目视前方,踏着整齐的步伐,紧紧跟上。

村中的训练主要针对于他们的纪律性,要求不比军营但也十分严苛,一个月下来他们已经基本形成了令行禁止的习惯。

“接下来你们会在这里训练三个月,这三个月不比你们在村子里那般轻松,会非常难熬。你们这些人,有一部分会被刷掉作为预备役或者民兵,只有少部分坚持下来的人才能真正的成为战卒。”

“不过被刷掉了也不要灰心,你们也都还有机会,每年都会进行考核选拔。如果一旦成为战卒,你们就真正成为我辽东军的一员,为李太守效力,光宗耀祖、福荫子孙。”队率一脸自豪道。

“是!”众人齐声道。

“或许你们现在还没有多少感觉,但日后你们会明白我所说的话,一定要珍惜现在的机会。”

李兴一直坚持士卒既要重质又要重量。

这次是因为刚刚立足辽东,兵源确实不足,所以才一次征召如此多的士兵入伍。若是过了这段时间,这批人怕是一大半连留下来的机会都没有,多数都要直接打道回府。

当兵的好处,襄平城内外每天都在呼喊。

忠魂阁内的石碑、英烈殿里的学堂,经久不息的香火、不断下发的钱粮,无一不明晃晃的诱惑着无数百姓。

以前人人畏惧的兵役,现如今在辽东很多人挤破头都无法参与其中,光宗耀祖、福荫子孙不再是一句空话。

“这间就是你们的宿舍,你们且暂时休息,明天开始正式的训练。”

“是!”

“赵二,你跟我来。”

看着被队率单独叫走的赵二,众人纷纷目露羡慕向往之色。

他们很清楚,队率把赵二单独叫走,一定是要重点厚待。

早在来之前他们就已知晓,军营之中,拳头就是硬道理,赵二实力强,自然不会和他们同等待遇。

只希望其以后升迁之后能看在同村的份上,多多照顾自己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