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战后总结(2 / 2)

战争从某种程度而言也是门生意,不过这门生意要复杂得多。

除去政治目的和长久影响外,此次并州之行在陈宫等人看来算是小亏。

这也就是辽东富饶、物资充沛,所以如此多的粮草靡费影响不大。

若是在常人看来,可算是血亏。

朝堂衮衮诸公便是这般看待的,靡费如此多的钱粮,不计损失千里迢迢为并州解围,李兴此次确是做出了牺牲,且有大功。

因此灵帝此次为之嘉奖,并无人反对。这般“赤胆忠心”之举,任谁都挑不出毛病。

九原太守此次也收获颇丰,虽损兵折将,但毕竟其斩和连首级为首功,在家族的运作下,改任琅琊太守,准备。

而吕布。

不出李兴预料,依然成了炮灰。

为秦良立下大功,其上报朝廷时对此却只字未提,将功劳尽数放在了守城的都尉身上。

都尉也因此被擢升为太守,吕布却只挂了个百夫长的职位。

如今乱世未现、世家当道,便是有能如吕布,也一样晋升无门。

尽管在众人看来此次并州之行小亏,但李兴却觉得蛮划算的。

此时虽是汉末,正值小冰河时期,气候寒冷干旱,农业严重受损。

但是李兴培养的大批量优质良种耐寒耐旱,并不会受太多影响。

以辽东土地之肥沃、平原之宽广、河流之细密,只要埋头开垦个几年,粮食定然数之不尽。

后世我国最重要的产业基地,可不是吹出来的,更何况这里现在还未曾经受多少开垦,尽为沃土。

以些许粮草肉干换取精锐士卒,于李兴而言合算之极。

“此次出战的这些新军已经初步成型,要以之为骨干尽快将其余新军尽数培养整合。”

能跟随出战的,无一不是经过选拔的精锐,经过此次战火的洗礼,强军气势已经初步显现。

扫扫山贼、赶赶水匪,终究是难度太低,对于士卒的提升有限。这般真正的战斗,才能让士卒尽快成熟起来。

归来的这些新军虽然看起来没什么变化,但实际上战力和精气神已经有了质的提高。

若是再连胜个几次,强军之魂估计就能初步打造出来了。

士气是怎么来的?打着打着就有了。

就像战国时期白起麾下的士兵,开战前在士气上就有着绝对的优势,对面听到白起的名字天然就弱上一头。

不仅是士卒,关张等人的变化也不小。

纸上得来终觉浅,对于他们这些未曾经历过多少大战的“小将”而言,这一次的并州之战影响颇深,个个受益匪浅。

尤其是最后一战之中,借着顺风仗之势,各部兵马将自己的浑身解数尽数展示,黄忠、高顺和麴义三将游刃有余的指挥、老练的军阵变换,着实给他们上了一课。

随后的战绩、战损也明晃晃的让他们意识到了彼此之间的差距。

个人勇武终究有限,便是莽如张飞也从此战中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

若是将当时吕布军的位置与黄忠、高顺和麴义三人中的任何一人置换,情况定然不同。

三人麾下强军定会毫无阻碍的直接杀穿敌阵冲到和连眼前。

别的不说,三五十个陷阵营围上去,便是吕布也得歇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