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劝进(2 / 2)

天唐 格鱼 0 字 2021-10-11

张瑄清澈的目光在杨国忠阴狠的面容上一扫而过。</p>

他明白杨国忠此刻的心思,更猜出了他即将要做什么。他不会阻拦,但也不会助长杨国忠的气势。他的态度是,让杨国忠与李亨斗上一斗,然后自己再出手力挽狂澜。</p>

即向李亨展示了自己的诚意,又不至于让杨国忠走上绝路。</p>

但无论如何,杨国忠和杨家的权势会一落千丈,这已经成为必然的结果。</p>

李亨登基称帝,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威,必然要拿人下手立威。这个对象,必是安禄山、张瑄和杨国忠三人之一。</p>

安禄山李亨不敢动,张瑄他不能动,那就只有杨国忠了。</p>

至于陈希烈,这个老奸巨猾的老油条固然是个不倒翁,但却缺乏领袖气质。尽管李亨有心扶植,他却很难真正取代杨国忠的位置。</p>

如果张瑄没有猜错的话,李亨之后肯定是要拿下杨国忠,让张继勇取而代之,以陈希烈为辅,彻底将杨家的势力扫荡干净。但张瑄却希望杨国忠留在朝中,做个权势不复以往的空头的宰相。因为张瑄明白,若是没有杨国忠在,朝中很快就会变成李亨一个人的天下。</p>

李亨最终还是将目光投在了陈希烈的身上。</p>

陈希烈心里长长一叹,犹豫良久,才毅然站出来大声道,“殿下,老臣有本奏!”</p>

李亨大喜,神态温和道,“陈相请讲,本宫洗耳恭听。”</p>

“殿下,前兵部尚书陈玄礼谋逆叛乱,已经被杖毙,死于大理寺大狱之中。老臣以为,兵部尚书一职事关重大,不可长期虚置。老臣举荐张继勇出任此职。”</p>

听陈希烈竟然是举荐张继勇而并非是劝进,李亨心里大为失望,但面上却不得不继续温和笑道,“陈相所言极是,本宫深以为然——本宫以为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当命张继勇为兵部尚书,官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诸位以为然否?”</p>

李亨说完,停顿了一下,他以为杨国忠等人会群起而反对。</p>

结果,杨国忠默然站立,无动于衷。仿佛谁当兵部尚书,都与他无关一样。</p>

李亨觉得有些奇怪。</p>

众臣默然片刻,一起躬身拜道,“殿下英明!”</p>

杨国忠也皮笑肉不笑地拱手道了一句“殿下英明。”</p>

李亨皱了皱眉,又凝望着陈玄礼。</p>

陈玄礼被李亨的目光盯得浑身不自在,这位三朝老臣心里明白,如果自己不带这个头,李亨是不会放过他的。无奈何,他终于还是犹豫着从怀中掏出了之前张瑄到府拜访委托给他的一份劝进赋,乃是杜甫所作。</p>

陈玄礼双手将赋呈上,跪拜在地朗声高呼道,“殿下,老臣尚有本奏!”</p>

李亨嘴角终于浮现出浓烈的笑容来,“陈相还有何话说?不妨讲来!”</p>

“殿下,陛下缠绵病榻,久不理国事。然国不可一日无君,朝廷不可一日无主。殿下虽奉皇命监国,但终归不是长久之计。为稳固社稷江山,为天下黎民百姓计,老臣以为,殿下当效仿古贤,接受陛下禅让之礼,然后登基称帝,以安天下。”</p>

陈希烈的声音有些老朽但却中气十足,听在李亨耳朵里,不亚于仙音袅袅。</p>

李亨强自按捺住狂喜之意,默然望着陈希烈。</p>

陈希烈又高呼道,“殿下登基,天下归心。这是天下臣民之所愿。殿下,此是士子所著《劝进赋》,请殿下一观!”</p>

李亨使了一个眼色,太监霍长青赶紧上前,将陈希烈手中的劝进赋接了过来。</p>

李亨从头至尾看了一遍,越看越觉得浑身舒坦,他朗声笑道,“陈相啊,杜甫此人,何许人也?”</p>

“回殿下,此人文采横溢,忧国忧民,虽为右卫率府一小吏,如今更是被冤屈入狱,但尽管身在囹圄之中,也怀有一腔报国忠诚!”陈希烈趁机将杜甫推了出来,这算是张瑄请他帮忙的事情。</p>

李亨点了点头,“此人文采斐然,忠心拳拳。既有冤屈,朝廷不能不察。陈相,此事就交由你去办理。”</p>

陈希烈叩首道,“谢殿下恩典。老臣请殿下应民意,合天心,顺应潮流,效仿古贤,接受陛下禅让,登基为帝!”</p>

陈玄礼这么一开口,太子党人终于还是咬着牙站出来跪在了陈希烈的背后,纷纷附和劝进。</p>

李亨心里乐开了花,坐在那里却故作姿态沉吟道,“陈相,诸位臣工,本宫奉父皇之命监国,至今年余。本宫自问监国以来,呕心沥血从无半分懈怠……然父皇健在,本宫岂能违背人子之礼,取父皇而代之?不妥,不妥,大大不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