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登基御极,吾皇万岁(第三更求月票!)(2 / 2)

天唐 格鱼 0 字 2021-10-11

但实际上,却也不尽然。所谓六部尚书参知政事,也即入相,也就是说,政务省有一个大丞相,六个副丞相,共同理政,因为后者更具有实权,所以会形成相互制约。</p>

因此,在张瑄的谋划中,政务省宰相的权力貌似最大,其实受到皇帝和六部尚书的制约,荣耀大过权限。</p>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也只有陈希烈堪为这个职位了。至于杨国忠这种奸佞小人,张瑄日后会逐步弃用,只是暂时还不能不用他。</p>

张瑄微微一笑,起身将陈希烈扶了起来,“陈相德高望重,堪为百官之首。还请陈相以国事为重,不要推辞为好。”</p>

陈希烈情怀激荡,脸色涨红,慨然再拜,“陛下知遇之恩,老臣感激涕零,自当舍死忘生以报陛下厚恩。”</p>

“好。”张瑄微微点头。</p>

“此外,我有意要重新调整天下行政区划,对各道进行调整……而藩镇之事,军政刑法合一的体制带有诸多缺陷,地方藩镇权力过大,严重影响朝廷权威。我意,去除天下藩镇,政务、军务、刑法分离,各道设立巡抚、各州设立刺史、各县仍设县令,县向州、州向道、而道向朝廷政务省,自上而下节制,总领天下政务。”</p>

“各道设立都察使衙门,直归朝廷都察省。监督地方官员,向朝廷负责。”</p>

“而军务,则仍旧设立八大大都督府,总领天下兵马。为安西、北庭、陇朔、河西、剑南、河南、范阳、安东。朝廷设立天下兵马总领大都督府,统率各地方大都督府,兵部辅之。”</p>

“由此,地方军政督察三权分立,相互监察制约,独立运行,各安其责。”张瑄微笑着望向陈希烈,“陈相以为然否?”</p>

陈希烈长出了一口气,知道张瑄这时吸取唐时放纵地方藩镇权力过大的“前车之鉴”,等于是变相的削藩。若是平时推进此策,肯定会引起各大藩镇的抵触,但现在,天下打乱重新洗牌,张瑄掌控大局,利用强力手段推进,障碍很小。</p>

而事实上,范阳藩镇、陇朔藩镇、河南藩镇和安东藩镇形同虚设,而河西哥舒翰作为降臣,自不敢说什么。至于安西的杨錡、北庭的程千里以及剑南的安思顺,恐怕大势所趋也无能为力,只能从命。</p>

“陛下英明,老臣深以为然。”陈希烈笑道。</p>

……</p>

……</p>

张瑄在陈希烈府中呆了两个时辰,临近登基大典时才离开陈希烈府中,回宫。</p>

陈希烈也跟着张瑄进了宫,两人一番长谈商讨,已经基本上将新朝的各项大事定了下来。当然这基本上就是张瑄的个人主张,陈希烈不过是遵从罢了。</p>

见陈希烈从张瑄入宫,杨国忠等朝臣吃了一惊,猛然醒悟过来,此次张瑄请陈希烈出山,想必是要拜相了。</p>

杨国忠当然有些失望,却也无可奈何。</p>

张瑄回宫在一干太监宫女的侍候下更换上了崭新的龙袍冠冕,午时三刻时辰一到,便摆起皇帝銮驾仪仗,驾临霖德殿。</p>

咚咚咚!</p>

朝鼓奏鸣九九八十一次,昭示着新皇御极。</p>

张瑄在司仪太监和宫女的引领下,缓步进入霖德殿。早已列队等候在殿中的满朝文武整齐划一地拜倒在地,高呼“吾皇万岁万万岁”。</p>

张瑄缓步登上皇台,转身凝视着台下的众臣,此刻,他终于跨上了权力巅峰,真正的天之下、万万人之上,成为开辟一个新朝的新皇。</p>

“众臣平身免礼。”张瑄朗声呼道,缓缓坐在了龙椅之上。</p>

接下来,是诸多礼仪程序,比如什么宣布唐皇退位诏书、上众臣拥立劝进表、宣布新皇登基诏书等等,而完了之后,还要议定国号、年号、册封百官、定都,最后还有祭天、饮宴等诸事。</p>

反正非常复杂,张瑄也无可奈何,只能耐心地履行这些程序。</p>

其他的倒也没有什么问题,进展很快,但是在国号和年号、定都上,却起了较大的争议。</p>

以杨国忠为首的旧臣则认为,张瑄之父张九龄本是西汉留侯张良之后,张良为韩人,当立国号为韩,宜继续定都长安。</p>

而以郭子仪为首的张瑄心腹大臣则坚持认为,应定都洛阳,而河南为周大兴之地,当定国号为周。(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