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2 / 2)

唐朝好和尚 让风吹 0 字 2021-10-11

包括悟空拿出的这十张印牒的话,就正好十五个!</p>

悟空顺手挑拣了一下,把这一千多亩的地契里,将那一百多亩的可用耕地的地契拿出来,重新放回了箱子里,然后把剩余的那几百亩山林丢给了智兴。</p>

“智兴师兄啊,麻烦你把这些地契拿到云渡山庄去,然后跟洪雷签一个让渡的契约出来,就说我们正觉寺把这些山林让给了九江卢家。然后再签一个供奉协议出来,就说九江卢家愿意把这些山林上的出产拿来供奉给正觉寺的僧众。”</p>

没错,这就是悟空想出来的保住正觉寺的田产的办法,首先,自己代表正觉寺把田产卖给九江卢家的小郎君卢承祖,然后自己再代表卢承祖把这些田地的出产拿出来供奉回正觉寺。这么左右手的过一趟之后,朝廷就没有理由再没收这份土地了。</p>

废话,土地现在都不在寺院的名下了,怎么没收啊!</p>

至于说土地不在寺院的名下,是不是该缴税的问题悟空丝毫也不担心,开玩笑,收税收到县公的头上了,难道不知道我们士大夫从来都是不给国家缴税的特权阶级咩?</p>

“好!”智兴痛快的答应了一声,起身就打算走。</p>

“等等,智兴师兄!”悟空顺手一指傻愣愣的站在一边的法彦和尚,“你带着法彦师兄一起去,然后用他的名字来签协议,智兴师兄你在正觉寺又没有职司,你凭什么卖寺里的地啊,要是让寺里的这帮和尚们知道了之后还不闹翻天了。”</p>

“好!”智兴和尚答应了一声之后,二话不说,扯着站在一边发愣的法彦和尚就出了门。</p>

剩了一百亩地左右,寺里有五个公贯僧,好吧,这就完全没有问题了。悟空把装着地契的小箱子拎起来,放到了禅房的深处。接着扯过一张纸,开始重新对自己的计划进行调整。</p>

苍天可鉴啊!悟空发现自己当初在来黄梅之前的时候,所作的计划现在已经调整了不知道多少次了。本来就是想要对付几个道士而已,但是来了之后才发现,居然周绍德小将军也在这里。</p>

然后自己想着需要连周绍德小将军一起收拾的时候,结果发现正觉寺的和尚一个比一个不靠谱。好吧他们不靠谱就不靠谱把,最多自己将来把他们都换掉好了,但是就在这个时候,自己居然又发现了,原来正觉寺根本就是一个没有户口的黑户。</p>

形势的发展,总是能一次又一次的刷新着自己的底线啊!</p>

现在悟空再次拟定的计划,与当初信心满满的从江州出发时候的计划,已经天差地远到了谁都不可能再认出来这两个计划其实是为着一个事情。</p>

禅宗现在都是这样奇葩的人才啊,难怪历史上的时候,道信大师要对弘忍师兄说,你将来的弟子中间,会出现一批高僧,然后我禅宗一花五叶,才能迎来真正的兴盛。</p>

就弘忍师兄现在的这个表现,恐怕道信大师就是再乐观,也不会觉得在弘忍师兄的领导下,禅宗会有什么大的发展吧。</p>

不夸张的说,能稳稳的守的住这份基业就算不错了!</p>

“唉!”悟空长叹了一声,当年道信大师得对自己的这个弘忍师兄有多失望,才能对他说出来,我禅宗的未来就在徒孙的手里,而不是在徒儿你的手里这么丧气的话啊!</p>

就在悟空感觉到郁闷的时候,还俗的慧能此时带着那一大袋的钱,以及一大块布回到了自己的禅房里,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准备下山回家去帮着爹娘去种地。</p>

这位历史上的农禅一体的代表人物,俗家姓王,祖辈都是蕲州的农民,而且就是那种所谓摇摆在良人和贱人之间的可怜虫。慧能的父亲算是良人,但是慧能的叔叔,就是在年景不好的时候,被慧能的爷爷卖到了大户人家做仆婢,进入了贱人的行列。</p>

慧能自己,也是在前几年兵荒马乱的时候,家庭衣食无着的情况下进入了正觉寺,不但可以替家里省下一部分的粮食,而且还能多多少少的贴补一下家里。对于慧能来说,做和尚与其说是为了信仰,不如说是一种职业。</p>

在隋朝末年的时候,这种职业和尚的数量相当的多,当然后来经过李渊和李世民陛下不懈的努力,对私度僧不断的打击之下,绝大部分的这种职业和尚都还俗了,当然也有少部分的坚持了下来,比如说在历史上的时候,慧能就坚持了下来。</p>

“慧能,你回来了啊!”与慧能同住一室的几个和尚看到慧能进来之后,立刻就围了上来,“你不是说打算去找那个小监寺去借钱的吗?怎么样,你借到了没有啊!”</p>

几个人上来七手八脚的这么一拉,顿时把老实憨厚的慧能和尚搞的手忙脚乱,怀里的布袋也脱手摔到了地上,哗啦一下,两三贯铜钱就从布袋里面滚了出来,反射着一阵黄澄澄的光芒,顿时就耀花了旁边的这几个和尚的眼睛。(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