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巡视三营(上)(2 / 2)

异世明皇 半介过客 0 字 2021-09-22

“你!”吕强还欲话,我打断道:“罢了,还是下马等着吧!”</p>

“是!”</p>

见我们下马,那哨官这才返身进营地内禀报。他们能将军法执严,这让我很高兴。一支部队的好坏,先就要看军纪如何。要是将士作风懒散,军令不行兵匪一家,又何来的战斗力!这个哨官话也颇有意思,居然是我们把总大人了怎么样怎么样!看来他对这个把总上司倒是心服得紧,不然也不会整日挂在嘴边。</p>

我对傅山他们道:“凭此一看,三营才不枉朕花重金打造!”</p>

傅山道:“皇上所言极是!那守门的哨官面对京中禁卫丝毫不露惧色,也未上前巴结,已是很难得。他口中的把总,以微臣之见倒是一个人才。”</p>

</p>

我呵呵笑道:“人才总是有的,只是缺现人才的伯乐而已!”</p>

我们正话间,那哨官已经带了他的上司把总大人出来。只见那人相貌堂堂,除了面色黝黑,穿着一副盔甲,就活脱脱是书生模样,只不过眼中的那份坚毅让他有了军人的风采。他见到我,先是一愣,继而愕然。</p>

哨官指着我们道:“大人,就是他们,你看要不要禀报杨提督?”</p>

我没想到是他,随手一揖笑道:“原来是李老弟,那事情就好办了。我等是来找孙大人的,还请老弟带路!”</p>

那哨官带了的把总居然是李岩,这让我吃惊又让我高兴。是金子到了哪都会光的,史书所写诚不欺我!李岩虽然是书生,但大半年下来,已经隐有将才的风范。不过李岩是一心学院出身,现在方任把总,职位倒是低了。我不想在这营前再弄什么迎接的仪式,干脆含糊过去。</p>

此时的李岩哪有不明白,躬身道:“原来是黄大人,孙都督此刻在神机营,末将这就带您去!”</p>

李岩回头吩咐了一声,便在前头引路。三营有六万人马,平日并不在一处演练,而是分成神机、神枢、神行三大营地,我们率先来到的就是李岩所在的神行营。</p>

过了营门外的转角,李岩才跪倒道:“末将李岩叩见我皇!”</p>

我扶起他道:“朕今日微服,你就不要按这些繁文缛节来。朕已经有大半年没有见到你了,在这里还适应嘛?!”</p>

“多谢皇上关心,末将在三营一切安好!”</p>

“嗯,当初朕要你去一心学院,就是看重你将来在兵事上有所成就。方才朕都看到了,治军严谨乃是为将的基本条件,你没有让朕失望。看,接触兵事大半年可有什么心得?”</p>

李岩知道这是皇上在考较他,忙将自己平日所思的一一道出:“末将以为,皇上改兵制后,我大明将士都是义务征集。驱之以令,诱之以利,可保一时军威强盛。但遭遇强敌后,能否退而不溃,败而不亡皆是未知之数。唯有以德治八路中文军,上下一心方能持久。为将者,能严明军纪,与士卒共甘苦,此乃将德;为兵者,以军纪为本,卫地方百姓犹如护家人,此乃兵德。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辽东广宁一战,虽被女真人击退,但士卒皆知,若让女真骑兵冲入宁远,关外百姓将惨遭劫难。是以奋勇杀敌,拼死重创鞑子,使其未能南下。关外百姓皆辽卒父母,将士知其为何而战,是以锐不可当!其后辽军募兵,关外响应者景从。袁督师正为这般,方提出以辽人守辽!末将以为,此法继而推广到大明全军皆然。但非以本土人守本土,而是要让士兵知晓天下百姓皆我兄弟姊妹。百姓拥护才是仁义之师,仁者方能无敌!”</p>

我边走边听李岩,他所提出的跟历史上何其相似。李岩毕竟是读诗书出身,士兵的匪气自然是看不惯。不过他得对,只有得到百姓拥护方能有持久战斗力,这一后世已有明证。只是这个时代要士兵有这么高的觉悟倒是难了!</p>

“你能想到这么多已是不错,至于你所讲如何,你可以给朕作个范例。”</p>

“末将遵旨!”</p>

走了没有多久就到神机营地,这边的哨官见到我们马上入营禀报,跟方才所见大不相同。李岩还未上前招呼,只听得营内礼炮连响,孙承宗带着一干武将从营地里出来。</p>

“三营都督孙承宗携神机营将士叩见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